第一卷 大盜無形 第二十九章 策論頭名(1 / 2)

第一卷 大盜無形 第二十九章 策論頭名

但凡精通盜術者必定是心思細膩之輩,要不然也不可能來無痕去無影所過之處不留纖毫痕跡。

眼看著朝堂之上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洪晃期待著他能有所解答的時候,袁飛也在這一刻突然敏銳的感覺到了什麼,原本他隻是想要插科打諢的胡亂攪鬧一番,在皇帝和眾大臣麵前不被狀元公的名頭壓低了身份,誰知道現在竟然出現了這樣的一個局麵,袁飛明顯感覺到自己墜入了一個漩渦之中,而他對麵則是另外的一個漩渦,並且那個漩渦似乎深得見不到底一般,而那個漩渦的中心便是洪晃。

就在此時皇座之上的景隆皇帝突然開口道:“沒想到朕的隨便一問竟然鬧出這許多羅亂,袁飛之言大謬,有嘩眾取寵之嫌,匹夫一詞究竟何意這樣無聊的事情便不要再爭論下去了。不然便要興起一場文字大獄了。”

景隆皇帝一開口,這件事便算是告一段落了,明眼人都看出來景隆皇帝在幫洪晃解圍。

此時的景隆皇帝已經從洪晃的神態之中捕捉到了他最想得到的信息,那就是洪晃絕對沒有忘記自己的母親的大仇,他有種直覺那就是洪晃絕對會是他以後對付洪熙照的得力助手,既然得到了這樣的信息並做出了這樣的判斷,景隆皇帝便立刻站在了洪晃一邊,腦袋裏麵已經在開始謀劃怎樣拉攏洪晃不顧親情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效勞了。

一眾大臣們似乎都看出了些門道,能站在這朝堂之上的那個會是庸夫蠢材?他們一雙雙眼睛偷偷摸摸的在洪熙照和洪晃之間打轉,眼神閃爍不知道在想什麼。大商朝堂自從小皇帝正是登基以來便處於這樣的一個漩渦之中,朝臣有朝臣的心思,皇帝有皇帝的想法,更有太師洪熙照和文武大將軍鄭則仕這樣的死對頭互相傾軋,甚至這些背後還是有太皇太後的勢力在出沒,在這種高壓的情況下所有人都非常小心的豎起耳朵體察一切風吹草動,生怕那一天做錯了什麼身敗名裂。

“太師您看武選文試誰人應該當選頭名?”景隆皇帝微微欠身依舊以略微有些惶恐地樣子看著洪熙照問道。隻是此時他的眼中最深處有著一種壓抑不住的興奮。

一直微微閉目的洪熙照此時陡然睜開雙眼,目光流轉一下隨後道:“皇上,袁飛當為文試頭名!洪晃次之。”

雖然在意料之中,但是洪熙照此言一出群臣嗡然而動。

文章引動天雷紫氣有著亞聖之稱的文選狀元竟然在武選殿試的策論之中成了第二,這怎能不叫他們心中震驚,一個個紛紛看向袁飛洪晃兩人,目光閃爍不知道在打著什麼念頭,毋庸置疑,今天之後袁飛的風頭將會隱隱壓住文章引動天雷紫氣的洪晃一頭,如果袁飛在武試之中也能拔得頭籌的話那麼袁飛將完全壓製洪晃成為這次文選武選之中的最大贏家。

景隆皇帝眼神閃爍幾下大手一揮道:“太師目光如炬自然是不會錯的。還請太師一一為這些武生列名。”

此時有執筆太監將武生的策論托到洪熙照麵前。

洪熙照一一取來看了一遍,隨後抓起毛筆在案上平鋪的黃絹上揮筆點劃,隨後一張排名名冊便列就出來。

一旁太監接過後便給景隆皇帝過目,其實景隆皇帝根本做不了主,給他過目不過是個程序罷了,所以他接過來假意一看隨後便用了璽印道:“宣旨吧。”

那太監展開黃絹宣讀起來:“武選策論頭名袁飛,次名洪晃,三名鄭爽,四名洪桀,五名章華,六名章武,七名錢宏佩,八名華南,九名林東海,十名施言。”

名單一出便宣告殿試策論完畢,隨後便是武選的重頭戲——殿前比武!

皇帝和一眾大臣紛紛出殿來到皇宮之中的蟠龍校場,這裏是皇子皇孫們練武之所,平時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到來的。

商國自從建國之初便由太祖曦立下皇規,那就是皇子每日至少習武三個時辰,並且對於皇子的武功在什麼歲數應該達到什麼程度有著極其詳盡的要求,要是皇子達不到要求便會受到嚴酷的懲戒,百年之前甚至有的皇子因為武功達不到太祖立下的要求被生生打死之事,可見皇家對於皇子之嚴苛。也隻是在近代因為八十年前的蝗禍皇帝接二連三壯年而崩皇室血脈稀少這才逐漸放鬆了規矩,即便如此別看當今景隆皇帝一副孱弱單薄的摸樣,他的身手現在也已經達到凝氣成兵的地步。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