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誅佛(下) 第四百八十八章 嫣兒歸來(1 / 2)

第六卷 誅佛(下) 第四百八十八章 嫣兒歸來

袁飛依舊潛身在地皮之下,一路隱形匿跡的遁行。

馬匱等人能想到的袁飛自然早就想到,若是對方設下圈套等著他去探看的話袁飛也認為自己能夠在悄無聲息不被任何人發現的情況下從容離開。

小心謹慎絕不輕易冒險,加上他的《盜經》獨有的‘匿字法決’,袁飛不認為自己會被什麼人發現,除非吊在後麵尾隨他的乃是降世的佛子。若真是佛子的話想要抓他恐怕也不會費這許多周折。

袁飛一路遁行,那一股佛家勢力越發在他神識之中清晰起來,隻不過這股勢力越清晰卻越模糊,袁飛完全不能感知這股佛家勢力究竟是由什麼構成的。隻是感覺到這股佛家勢力鋒利無比,似乎是一件存放千年渴望而出的鋒銳法寶一般。

袁飛心中存著謹慎,自然不會輕易靠近,身形轉動變換了方向,在地下迂回,繞過這股佛家勢力,轉到了他們身後數裏的方位,確定了上麵安全之後,袁飛這才悄無聲息的緩緩浮出地麵。

袁飛身子升上地麵之後依舊不停,繼續向上緩緩漂浮,直到升到一株大樹的茂密樹冠之中這才身形微微一沉,踏在一根光禿禿小指粗細的細枝上,再也不動分毫,此刻即便是有人親眼見到他也絕對不會將他當成是人,隻會將他當成是樹幹的一部分,不,甚至將他當成是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似乎完全不存在的空氣。

袁飛的雙眼眯成一線,眼中瞳孔在不停地放大縮小,他的目光穿透無數枝杈謹慎的緩緩往前前進。

漸漸地數裏之外的那一股佛家勢力逐漸顯露在袁飛雙目之中。

這一看袁飛便不由得眉頭微微一皺,就見那股勢力之中有六個佛徒,這六個佛徒修為並不太高,僅是開啟了三識的和尚,但這六個佛徒頭頂之上卻懸浮著一口漆黑的大甕,那阻隔神念之力便是從這大甕之中傳出來的。

袁飛一看這口漆黑還以泥封著口的大甕便有一種異常不妙之感,似乎裏麵封印著什麼極其可怕的東西,那東西還透出一股難言的鋒銳,袁飛甚至不敢多看那大甕一眼,似乎這鋒銳能夠隔著這數裏空間刺穿他的雙目一般。

那六個和尚為首之人手持一顆腦袋大小的明珠,正沿著袁飛他們曾經走過的道路一路追蹤,雖然袁飛他們在馬蹄上已經做了文章,使得那十匹馬馬蹄落地不留半點痕跡,但那明珠顯然也是一件別有樞機的了得法器,明珠噴出一道道霞光,被這霞光一照,地麵上便顯現出一道水痕來,這道水痕直指袁飛他們所走的道路。

袁飛見到那口大甕便心生忐忑,這可絕對不是什麼好預感,是以雖然對方此刻也不過僅是六個三識修為的僧人,袁飛依舊不願意輕易去招惹他們。

是以袁飛身形一動,比來的時候更快的遁走。

於此同時,在海外不知多遠的一座孤島之上,這裏數天前還是一座荒僻至極渺無人煙的荒嶼,但現在卻是一副人頭攢動,熱火朝天般的景象。

就見一座座的樓台拔地而起,更有修士切山、削路、挖渠引水,營造各種仙境一般的景致。

在這孤島之上開山造景的正是五道尊門的修士,顯然這裏便是他們為避開佛家從而開辟的海外道場。

在這孤島之中怒向海和傲嬌聯袂開辟出了一座新的洞府,開辟洞府對他們來說算不上什麼難事,片刻便按照觀瀾山上的觀瀾居模樣重新挖掘出來。

此時傲嬌和怒向海站在洞口,而木童、玉童兩個童子正將一件件家具物事抬進洞府之中。

這洞府之上依舊早早的便懸掛著怒向海書寫的觀瀾居那三個拙劣大字的匾牌。

看著新開辟的洞府,怒向海眉頭卻並未舒展,而是微微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