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嶽州、臨湘一帶,歸湖北軍管轄。

第二,平江、臨湘以南,歸湖南軍管轄。

第三,保留湖南總司令趙恒惕地位,援助湖南自治。

第四,兩湖聯防,照舊繼續。

協議既定,幹戈斯戢。湘、鄂人民,當水深火熱之餘,得此福音,借息殘喘,倒也額手相慶,共樂升平。那吳佩孚原主張聯省自治,今既得兩湖地方,作為根據,便想乘此時機,勸導各省,一致進行。不料鄂西方麵,又被川軍侵入宜昌,危在旦夕,聲勢十分浩大。吳氏隻好把嶽州防守事宜,暫歸蕭督兼理,自己帶隊赴宜。施宜鎮守使開城迎接,裏應外合的,殺退圍城之兵。川軍將領但懋辛、藍文蔚等,聽說吳氏親到,不敢輕敵,一麵電請劉湘派兵應援,一麵召齊全隊人馬,共有萬餘,協力迎戰。川軍雖然驍勇,因久震於吳氏威名,見他自己督隊,心中先存了怕懼。大凡作戰,最貴是一股勇氣,如今吳軍是得勝之兵,氣勢正盛,川軍卻未戰先餒,這等戰事,不待交鋒,而勝負已決。果然一場交鋒,川軍大潰,但懋辛率領殘部,遁歸重慶,吳氏卻也不敢深迫,隻吩咐趙榮華好生防守,自己仍乘楚豫兵艦,整隊而歸。

這時的吳子玉威名四震,有舉足重輕之勢,本人心中,亦覺得意非凡。而且吳氏人格頗高,私人道德亦頗注意,政治雖非所長,至如尋常軍閥的通病,如擁兵害民,貪婪無厭,以至吸大煙、狎女色、賭博縱飲之類,他卻一無所犯。至於治軍之嚴,疾惡如仇,尤為近時軍人所罕見。治事之餘,惟與幕府白堅武、楊雲史等,飲酒賦詩,馳馬試劍,頗有古來儒將之風。可惜他屢戰屢勝,不免把武力看得太重,竟合了太史公論項王句,欲以力征經營天下,卒之一敗塗地而不可收拾,恰恰給梁任公說得一個準著,這也真個可惜極了。

作者久仰吳氏是近代一位英雄,愛之望之,不殊梁公,故演義中對於吳氏,不時露出感喟之意,蓋不但痛惜其宗旨之乖深,亦所以痛戒軍閥中才德不如吳氏者,大家知所斂跡,莫再蹈吳氏之覆轍,亦猶任公勸吳氏以段派為殷鑒耳。再講吳氏功高望重,威名日盛,不但關外的張作霖,忌疾甚烈,就是吳氏的主帥恩公曹三爺,也覺有尾大不掉之勢,心中好生不快。不過曹本無能,但倚吳為魂魄,吳雖強盛,卻也不敢忘曹,雙方因此尚得互相維係,不見裂痕。至於兩人門下,卻免不了挑撥唆惑,對甲罵乙,對乙又說甲,如此不止一日,不僅一人。曹、吳心中,都免不得各存芥蒂,而雙方表麵上卻反覺格外客氣起來。本來客氣是真情的反麵,所以古人說:“至親無文”。又道:“情越疏,禮越多。”從前曹、吳情好有逾父子,誰也用不著客氣,如今感情既虧,互相猜疑,猜疑之甚,自然要互相客氣起來。可巧這年陰曆辛酉十月廿一,是曹三爺六旬大慶,民國軍政長官,借做壽以斂財,屬吏借祝壽以階進,十年以來,已成風氣。

第一,嶽州、臨湘一帶,歸湖北軍管轄。

第二,平江、臨湘以南,歸湖南軍管轄。

第三,保留湖南總司令趙恒惕地位,援助湖南自治。

第四,兩湖聯防,照舊繼續。

協議既定,幹戈斯戢。湘、鄂人民,當水深火熱之餘,得此福音,借息殘喘,倒也額手相慶,共樂升平。那吳佩孚原主張聯省自治,今既得兩湖地方,作為根據,便想乘此時機,勸導各省,一致進行。不料鄂西方麵,又被川軍侵入宜昌,危在旦夕,聲勢十分浩大。吳氏隻好把嶽州防守事宜,暫歸蕭督兼理,自己帶隊赴宜。施宜鎮守使開城迎接,裏應外合的,殺退圍城之兵。川軍將領但懋辛、藍文蔚等,聽說吳氏親到,不敢輕敵,一麵電請劉湘派兵應援,一麵召齊全隊人馬,共有萬餘,協力迎戰。川軍雖然驍勇,因久震於吳氏威名,見他自己督隊,心中先存了怕懼。大凡作戰,最貴是一股勇氣,如今吳軍是得勝之兵,氣勢正盛,川軍卻未戰先餒,這等戰事,不待交鋒,而勝負已決。果然一場交鋒,川軍大潰,但懋辛率領殘部,遁歸重慶,吳氏卻也不敢深迫,隻吩咐趙榮華好生防守,自己仍乘楚豫兵艦,整隊而歸。

這時的吳子玉威名四震,有舉足重輕之勢,本人心中,亦覺得意非凡。而且吳氏人格頗高,私人道德亦頗注意,政治雖非所長,至如尋常軍閥的通病,如擁兵害民,貪婪無厭,以至吸大煙、狎女色、賭博縱飲之類,他卻一無所犯。至於治軍之嚴,疾惡如仇,尤為近時軍人所罕見。治事之餘,惟與幕府白堅武、楊雲史等,飲酒賦詩,馳馬試劍,頗有古來儒將之風。可惜他屢戰屢勝,不免把武力看得太重,竟合了太史公論項王句,欲以力征經營天下,卒之一敗塗地而不可收拾,恰恰給梁任公說得一個準著,這也真個可惜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