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又據報北政府所派的援贛總司令蔡成勳,雖於六月十三日到南昌,卻和陳光遠不睦,傾軋甚烈。陳光遠憤而辭職,北政府已下令廢除江西督軍,以蔡成勳節製江西全省軍隊。江西省長楊慶鋆原是陳光遠的私人,當然連帶去職。北政府為要見好護法政府起見,不委別人,竟以謝遠涵繼任。也算苦心,一笑。這消息剛好和吳佩孚邀請中山先生北上的電報齊到,中山見了吳佩孚的電報,隻付之一笑,並不回答,隻催促北伐軍趕緊前進。

想不到六月十五日的晚上十點鍾,中山正在批閱軍牘,忽然接到一個軍官的電話報告,說今夜粵軍將有變動,請總統趕緊離府。中山不信,原是不肯逆詐工夫。批閱軍牘如故。又過了兩個鍾頭,忽見秘書林直勉匆匆的進來,向中山行了一個禮,便忙忙的說道:“報告總統,今夜消息很不好,請總統趕快離開公府,暫時避一避!”中山等他說完,很從容的說道:“請你先說明白,怎樣一個不好消息?”林直勉道:“據確實的報告,粵軍準定在今夜發動,圍攻公府,請總統趕快暫避。”中山微笑道:“競存便險惡,也決不至做出這種滅倫反常的事情,何況其部下又都是我久共患難的同誌,就使競存確有此心,他們也未見得肯助桀為虐。你聽得的,莫非是些謠言罷?”正說著,參軍林樹巍也驚慌失色的走了進來。中山方要詢問,林樹巍已啟口說道:“請總統趕緊離開公府,粵軍要來圍攻公府了。”中山道:“你們不必驚疑,這必是不逞之徒,在那裏造謠,諸君萬一信以為實,反使粵軍生疑,倒是激之成變了。”

林直勉道:“粵軍素來蠻不講理,總統決不可以常情度之。如其果有不利於總統時,總統將怎樣辦呢?”中山慨然道:“廣州的警衛軍,我已全部調赴韶關,即此便可見我並沒有一點疑忌彼等之心,就使他們要不利於我,也何必出此下策。自是仁人長者,明哲之見,其如直勉所言,不可以常理度之何?如敢明目張膽,謀叛作亂,以兵力加我,則其罪等於滅倫反常,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何況我身當其衝,豈可不重職守,臨時退縮,屈服於暴力之下,貽笑中外,汙辱民國,輕棄我人民付托的重任嗎?性命輕而體製重,先生可謂見大持重。我在今日,惟有為國除暴,討平叛亂,以正國典,生死成敗,非所計也。”其言慷慨,可泣鬼神。林直勉、林樹巍等見先生決心如此,不敢強勸,隻得太息而退。

中山因時候已遲,便也退入私室就寢。誰知剛好睡倒,各處的電話,接連不斷的,都來報告這事,請中山速速離開公府,中山神態鎮定,一些也不變更。到了二點多鍾,粵軍又有軍官潛自出來報告,說:“粵軍各營,炊事已畢,約定兩點鍾出發,並備好現金二十萬,以為謀害總統的賞金。並且約定事成之後,準各營兵士,大放假三日。”按大放假為粵軍大搶劫之暗號。以大搶三天為攻擊先生之報酬,先生足以千古,而陳氏之罪惡不法,上通於天矣。中山聽了這話,還不肯十分相信,正待解說,忽聽一聲很尖厲的號聲,遠遠的飛入耳裏,接著到處也掌起號來,不一刻,號聲由模糊而漸漸清楚,方知粵軍確已發動,因即傳令衛隊,準備防禦,那軍官也告辭而去。這時已有三點多鍾,林直勉、林樹巍等,又來苦勸中山暫離公府。中山厲聲道:“競存果敢謀逆作亂,則戡亂平逆,是我的責任,豈可膽小畏避,放棄職守?萬一力不從心,亦惟有一死殉國,以謝國民,怎說暫避的話?”數言可貫金石,今日讀之,猶覺生氣食虎。第一次慨然,第二次厲聲,其意誌愈堅矣。林直勉等再三相勸,中山隻是執意不從。樹巍見他堅決如此,知道不是言語所可爭,也不管什麼,便上前挽住中山的手,想用強力扶他老人家出去,一人作倡,人人應和,一時間七手八腳的把一位鎮定不屈的中山先生四麵扶住,用力挽出公府。中山先生掙紮不脫,隻得和他們同走。先生不屈於強暴凶橫的威勢,卻屈於忠義懇摯的武力,為之一笑。

後來又據報北政府所派的援贛總司令蔡成勳,雖於六月十三日到南昌,卻和陳光遠不睦,傾軋甚烈。陳光遠憤而辭職,北政府已下令廢除江西督軍,以蔡成勳節製江西全省軍隊。江西省長楊慶鋆原是陳光遠的私人,當然連帶去職。北政府為要見好護法政府起見,不委別人,竟以謝遠涵繼任。也算苦心,一笑。這消息剛好和吳佩孚邀請中山先生北上的電報齊到,中山見了吳佩孚的電報,隻付之一笑,並不回答,隻催促北伐軍趕緊前進。

想不到六月十五日的晚上十點鍾,中山正在批閱軍牘,忽然接到一個軍官的電話報告,說今夜粵軍將有變動,請總統趕緊離府。中山不信,原是不肯逆詐工夫。批閱軍牘如故。又過了兩個鍾頭,忽見秘書林直勉匆匆的進來,向中山行了一個禮,便忙忙的說道:“報告總統,今夜消息很不好,請總統趕快離開公府,暫時避一避!”中山等他說完,很從容的說道:“請你先說明白,怎樣一個不好消息?”林直勉道:“據確實的報告,粵軍準定在今夜發動,圍攻公府,請總統趕快暫避。”中山微笑道:“競存便險惡,也決不至做出這種滅倫反常的事情,何況其部下又都是我久共患難的同誌,就使競存確有此心,他們也未見得肯助桀為虐。你聽得的,莫非是些謠言罷?”正說著,參軍林樹巍也驚慌失色的走了進來。中山方要詢問,林樹巍已啟口說道:“請總統趕緊離開公府,粵軍要來圍攻公府了。”中山道:“你們不必驚疑,這必是不逞之徒,在那裏造謠,諸君萬一信以為實,反使粵軍生疑,倒是激之成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