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商議間,忽報楊軍長率領本部軍隊,從瀘州趕到。劉湘和袁祖銘俱各大喜。袁祖銘就把剛才自己兩人的議論告訴了他,楊森道:“瀘州方麵,我現留有楊春芳在那裏防守,可以放心,何況還有劉、陳的中立軍在富順一帶,把雙方的戰線已經隔斷,呂超便要攻瀘,在事實上也行不過去。此亦就現在局勢之常理論之耳。然事常有出於意外者,其將如之何?隻有涪陵方麵的周西成一路軍隊,卻十分惹厭。”劉湘目視袁祖銘道:“他為什麼要倒戈攻你?”袁祖銘搖頭道:“你不要再提這話罷。人有良心,狗不吃屎,現在的人,哪裏還有什麼信義?”以國家所設職官,為私人割據爭奪之利器,以人民膏血所養之士兵,為割據爭奪之工具,上以危累國家,下以殘虐百姓,公等所行如此,所謂信義者安在?孟子雲:“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在上下相交爭利之局麵中,固必然之現象也。公既誤國害民,又何能獨責部下以信義。昧於責己,明於責人,至於如此乎?
楊森道:“在眼前的局麵看起來,戰線愈短愈妙。鄧、盧各軍,總以調回重慶為上計。”此時欲求一中計而不可得,何處更可得一上計?劉湘道:“鄧、盧兩軍,調不調回,在於兩可之間,不必多所討論,隻須拍一電報給他,通知他目下重慶的戰事形勢,回不回來,還讓他斟酌情形,自己決定為妥。我們現有三路軍隊,用以防守一個重慶,當不至再有閃失。”有袁祖銘之三路攻成都,乃有熊克武的三路攻重慶,有熊克武之三路攻重慶,乃有劉、袁、楊三路之守重慶,更不料攻重慶之部隊,於熊、賴、但三路以外,更有周西成、胡若愚、何光烈三路,戰局之變化,豈容易捉摸者哉?當下彼此決定,劉湘任中路,對付熊克武,好。袁祖銘任右翼,對付賴心輝,好。楊森任左翼,對付但懋辛。好。如此捉對廝殺,可謂不是冤家不聚頭。等得熊克武軍隊趕到,雙方便開起火來,一個是用全力猛攻,有滅此朝食之概,一個是誓死力拒,有與城俱亡之心。激戰數日,未分勝負,按下不提。
卻說鄧錫侯、盧金山等,在涪陵方麵和周西成激戰,正恨未能得手,忽傳熊克武留劉成勳守成都,劉成勳下落在此處補見。自己和賴心輝、但懋辛,率領三師兵力,暗襲重慶。黔軍在大足方麵,被熊軍殺得大敗,劉湘來救,也遭損失,現已退守重慶,形勢十分吃緊,鄧不覺大驚,急請盧金山商議:“涪陵尚未攻克,重慶偏又告警,根據要地,不能不救,煩兄獨立對付周軍,隻要能堅守陣地,不望克城,等我擊退熊軍,再來助兄猛攻,不怕涪陵不下。未知我兄以為怎樣?”盧金山道:“賀某軍隊,現在彭水、石柱之間,倘然繞道武隆,在涪陵之南。來攻我側麵,那時我兵力既薄,決不能兼顧,如之奈何?”鄧錫侯道:“趙榮華現在忠州,賀軍決不敢西進,萬一你果然守不住,便退守樂溫山也好。”在涪陵、重慶之間。盧金山應允。鄧錫侯正待退軍,忽接劉湘、楊森、袁祖銘三人來電道:
正商議間,忽報楊軍長率領本部軍隊,從瀘州趕到。劉湘和袁祖銘俱各大喜。袁祖銘就把剛才自己兩人的議論告訴了他,楊森道:“瀘州方麵,我現留有楊春芳在那裏防守,可以放心,何況還有劉、陳的中立軍在富順一帶,把雙方的戰線已經隔斷,呂超便要攻瀘,在事實上也行不過去。此亦就現在局勢之常理論之耳。然事常有出於意外者,其將如之何?隻有涪陵方麵的周西成一路軍隊,卻十分惹厭。”劉湘目視袁祖銘道:“他為什麼要倒戈攻你?”袁祖銘搖頭道:“你不要再提這話罷。人有良心,狗不吃屎,現在的人,哪裏還有什麼信義?”以國家所設職官,為私人割據爭奪之利器,以人民膏血所養之士兵,為割據爭奪之工具,上以危累國家,下以殘虐百姓,公等所行如此,所謂信義者安在?孟子雲:“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在上下相交爭利之局麵中,固必然之現象也。公既誤國害民,又何能獨責部下以信義。昧於責己,明於責人,至於如此乎?
楊森道:“在眼前的局麵看起來,戰線愈短愈妙。鄧、盧各軍,總以調回重慶為上計。”此時欲求一中計而不可得,何處更可得一上計?劉湘道:“鄧、盧兩軍,調不調回,在於兩可之間,不必多所討論,隻須拍一電報給他,通知他目下重慶的戰事形勢,回不回來,還讓他斟酌情形,自己決定為妥。我們現有三路軍隊,用以防守一個重慶,當不至再有閃失。”有袁祖銘之三路攻成都,乃有熊克武的三路攻重慶,有熊克武之三路攻重慶,乃有劉、袁、楊三路之守重慶,更不料攻重慶之部隊,於熊、賴、但三路以外,更有周西成、胡若愚、何光烈三路,戰局之變化,豈容易捉摸者哉?當下彼此決定,劉湘任中路,對付熊克武,好。袁祖銘任右翼,對付賴心輝,好。楊森任左翼,對付但懋辛。好。如此捉對廝殺,可謂不是冤家不聚頭。等得熊克武軍隊趕到,雙方便開起火來,一個是用全力猛攻,有滅此朝食之概,一個是誓死力拒,有與城俱亡之心。激戰數日,未分勝負,按下不提。
卻說鄧錫侯、盧金山等,在涪陵方麵和周西成激戰,正恨未能得手,忽傳熊克武留劉成勳守成都,劉成勳下落在此處補見。自己和賴心輝、但懋辛,率領三師兵力,暗襲重慶。黔軍在大足方麵,被熊軍殺得大敗,劉湘來救,也遭損失,現已退守重慶,形勢十分吃緊,鄧不覺大驚,急請盧金山商議:“涪陵尚未攻克,重慶偏又告警,根據要地,不能不救,煩兄獨立對付周軍,隻要能堅守陣地,不望克城,等我擊退熊軍,再來助兄猛攻,不怕涪陵不下。未知我兄以為怎樣?”盧金山道:“賀某軍隊,現在彭水、石柱之間,倘然繞道武隆,在涪陵之南。來攻我側麵,那時我兵力既薄,決不能兼顧,如之奈何?”鄧錫侯道:“趙榮華現在忠州,賀軍決不敢西進,萬一你果然守不住,便退守樂溫山也好。”在涪陵、重慶之間。盧金山應允。鄧錫侯正待退軍,忽接劉湘、楊森、袁祖銘三人來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