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孚歎道:“匪軍原是最靠不住的。譬如山東的孫美瑤,自從劫車得官以後,土匪鬧得更凶了。殺人放火,劫教堂,擄外人,來要求改編的不知多少,究竟他們是羨慕孫美瑤,所以起來效尤,還是妒嫉孫美瑤,借此和他搗蛋,都不能確定。不過無論他們是妒嫉,或是效尤;實在已到非殺孫不可的時候了。”此言之是非,極難評斷。蓋此種局麵,雖由孫美瑤而起,究竟非孫美瑤自身所造成,不殺無以戡亂,殺之實非其罪也。馬濟道:“孫美瑤自改編後,很能認真剿匪,當初既已赦他的罪,又訂約給他做官,現在恐怕殺之無名。”此言似較中理,蓋孫既能認真剿匪,則其贖罪之心已甚切,固不必殺也。吳佩孚道:“不殺他,等他受了奉張運動,發生變亂時,要殺他恐怕不能了。”原來如此,使人恍然。馬濟默然。吳佩孚又道:“這件事,我已決定,無論如何,總不能如老洋人似的養癰遺患了。”馬濟道:“既然如此,大帥何不寫一封信給鄭督,鄭士琦時任山東督理。叫他相機而行就是了?”吳佩孚笑道:“此言正合吾意。”當下便寫了一封信給鄭士琦,大略道:

山東自收編匪軍後,而匪禍益烈,非殺孫不足以絕匪望。否則臨城巨案,恐將屢見,而不可複遏。此言不為無見,然要在警備得宜,亦何憂土匪?身為軍事長官,不能戡禍定亂,而欲殺一免罪自效之人,以戢匪患,上之失信於列國,下之使匪黨作困獸之鬥,其計豈不左哉?老洋人部以不早圖,至遺今日之患,一誤何可再誤?望一切注意及之!

鄭士琦得了吳佩孚這道命令,和幕僚商議。幕僚道:“剿孫一節,現有吳團長可章在那裏,隻教他處處留意,察看動靜,如有機會,再圖未遲。”鄭士琦然其言,便密電吳可章,教他察看孫美瑤的動靜。這吳可章本是鄭士琦所部第五師第十七團長,自從孫美瑤改編後,鄭士琦就委他為孫旅的執法營務處長,教他監督該旅,辦理一切。吳可章因是上級機關委來監督一切的,對於孫美瑤種種行為,不免隨時防範。孫美瑤又是少年氣盛的人,自己現為旅長,吳可章無論如何,總是自己的僚佐,也不肯退讓,尤其是孫美瑤部下的人,向來跟他們頭領胡鬧慣了的,怎禁得平地裏忽然弄出一個隔壁上司來?再則也替孫美瑤不服氣兒,於是早一句、晚一句的,在孫美瑤麵前,絮聒出許多是非來。孫美瑤憤怒益甚,時時想除去吳可章。吳可章見他行為日漸驕橫,隻得隨時稟報省中,請示辦法。孫美瑤之死,頗有疑吳可章專擅者,其實吳氏安有專殺之權?專殺之後,鄭督又安得不懲辦乎?本書所言,確是實情,足為信史。鄭士琦得了他的密電,便密囑他乘時解決。既已投誠,又萌故態,孫美瑤也該受其罪。

吳佩孚歎道:“匪軍原是最靠不住的。譬如山東的孫美瑤,自從劫車得官以後,土匪鬧得更凶了。殺人放火,劫教堂,擄外人,來要求改編的不知多少,究竟他們是羨慕孫美瑤,所以起來效尤,還是妒嫉孫美瑤,借此和他搗蛋,都不能確定。不過無論他們是妒嫉,或是效尤;實在已到非殺孫不可的時候了。”此言之是非,極難評斷。蓋此種局麵,雖由孫美瑤而起,究竟非孫美瑤自身所造成,不殺無以戡亂,殺之實非其罪也。馬濟道:“孫美瑤自改編後,很能認真剿匪,當初既已赦他的罪,又訂約給他做官,現在恐怕殺之無名。”此言似較中理,蓋孫既能認真剿匪,則其贖罪之心已甚切,固不必殺也。吳佩孚道:“不殺他,等他受了奉張運動,發生變亂時,要殺他恐怕不能了。”原來如此,使人恍然。馬濟默然。吳佩孚又道:“這件事,我已決定,無論如何,總不能如老洋人似的養癰遺患了。”馬濟道:“既然如此,大帥何不寫一封信給鄭督,鄭士琦時任山東督理。叫他相機而行就是了?”吳佩孚笑道:“此言正合吾意。”當下便寫了一封信給鄭士琦,大略道:

山東自收編匪軍後,而匪禍益烈,非殺孫不足以絕匪望。否則臨城巨案,恐將屢見,而不可複遏。此言不為無見,然要在警備得宜,亦何憂土匪?身為軍事長官,不能戡禍定亂,而欲殺一免罪自效之人,以戢匪患,上之失信於列國,下之使匪黨作困獸之鬥,其計豈不左哉?老洋人部以不早圖,至遺今日之患,一誤何可再誤?望一切注意及之!

鄭士琦得了吳佩孚這道命令,和幕僚商議。幕僚道:“剿孫一節,現有吳團長可章在那裏,隻教他處處留意,察看動靜,如有機會,再圖未遲。”鄭士琦然其言,便密電吳可章,教他察看孫美瑤的動靜。這吳可章本是鄭士琦所部第五師第十七團長,自從孫美瑤改編後,鄭士琦就委他為孫旅的執法營務處長,教他監督該旅,辦理一切。吳可章因是上級機關委來監督一切的,對於孫美瑤種種行為,不免隨時防範。孫美瑤又是少年氣盛的人,自己現為旅長,吳可章無論如何,總是自己的僚佐,也不肯退讓,尤其是孫美瑤部下的人,向來跟他們頭領胡鬧慣了的,怎禁得平地裏忽然弄出一個隔壁上司來?再則也替孫美瑤不服氣兒,於是早一句、晚一句的,在孫美瑤麵前,絮聒出許多是非來。孫美瑤憤怒益甚,時時想除去吳可章。吳可章見他行為日漸驕橫,隻得隨時稟報省中,請示辦法。孫美瑤之死,頗有疑吳可章專擅者,其實吳氏安有專殺之權?專殺之後,鄭督又安得不懲辦乎?本書所言,確是實情,足為信史。鄭士琦得了他的密電,便密囑他乘時解決。既已投誠,又萌故態,孫美瑤也該受其罪。

這次,孫氏因剿匪,得槍十七枝,不行呈請,居然自己留了下來。吳可章認為孫氏措置失宜,強逼他交出。此公倒是硬漢。孫氏大怒,堅決不肯交出。雙方愈鬧愈僵,幾至武力解決。吳可章便把此事始末,星夜電稟鄭氏,說孫旅全軍,即將嘩變,請即派大軍防衛。鄭士琦得了這電,急令兗州鎮守使張培榮,率令本部全旅軍隊,前往相機處理。這事辦得極其秘密,孫美瑤一點也沒有知道。這時地方上的紳士,聽說吳可章的軍隊,要和孫旅發生衝突,十分恐慌,人民可憐。少不得聯合各公團,出來調解。一天風雲,居然消歇,等得張培榮到時,事情已經了結。張培榮因得了鄭士琦的授意,不好就此丟開,暗約吳可章赴行營商議,詢問孫美瑤究竟可靠得住?吳可章便把孫美瑤如何驕橫,如何不法,如何不遵命令情狀,訴說一遍。又道:“這個姑且不必問他,既有吳大帥的命令,他叫我們怎樣辦,我們就該怎樣辦。違了他的命令,也是不妥的。”在軍閥手下辦事,也是為難。張培榮道:“據你的意見,要怎樣辦才是?”吳可章道:“督理既派鎮守使來,當然要請鎮守使主持一切,我如何敢擅作主張?”張培榮默然想了一會道:“我明天就假替你們調停為名,請他到中興公司赴宴,就此把他拿下殺了如何?”吳可章道:“這計甚妙,但是一麵還要請鎮守使分配部隊,防止他部下嘩變才妥。”張培榮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