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說西太後等到萬牲園,即由管園的滿員跪迎慈駕。既入門,西太後便命停輿,隨即下輿步行。光緒帝亦即降輿,隨著太後,所有宮眷人等,已早於園門外下輿趨入。大眾都擁著太後登堂。太後少坐,由園總管跪奉茶點。太後隨意食罷,照常例散給,即起座道:“我們先去動物園。”當下令園總管導著,信步前進。猛聽得一聲奇吼,仿佛與雷聲相似。西太後也為一驚,顧園總管道:“這不是獅吼嗎?”園總管應聲稱是。西太後道:“我們先去瞧獅子。”園總管即導至獅檻旁。但見獅威方發,大步往還,項中鬣豎作一團,張著大口,滴著饞涎。西太後回顧宮眷道:“這個猛獸,確是可怕,怪不得叫作獸王呢。”宮眷相率稱“是”。西太後又道:“從前中國畫師所繪的獅子形,統是全身有毛。我觀現在這獅並不是這麼樣子,所以百聞不如一見。” 宮眷又都應著“是”字。信手敘來,無非學識。西太後見德菱在列,便問她道:“你在法國時,有無看見獅子?”德菱道:“也是少見。”
西太後道:“這獅子是非洲進來的,歐亞二洲想是少有呢!”德菱道:“非洲地近熱帶,所以猛獸最多。”西太後點首。再向前行,有豹、有象,豹文駁雜,最為可觀。象係灰色,鼻甚長,兩牙外露,喜食瓜果,及看到虎欄,有大小二虎,蹲地睡著。西太後道:“這虎很是瘦弱,莫非月糧不足麼?”看守的人伏地奏道:“虎喜食肉。每日飼它,不足一飽,所以形容瘦削哩。”西太後道:“誰叫你克扣虎糧?”率獸食人,西太後獨未聞麼!看守的複奏道:“並非克扣虎糧,乃是虎不足食。”西太後怒道:“胡說! 它不足食,何不增糧?”複語園總管道:“這虎須要飽飼,休教它餓斃。若是死了,要看守吏償命。”人不如虎,太草菅人命了。園總管連忙應旨。又巡視過去,見有奇馬兩匹,一匹是項上多一足,叫作五足馬,一匹是滿身五色,形似柳條紋,叫作文馬。太後道:“這兩匹馬煞是奇異。我一時失記,不知是那裏采來的?” 便問園總管道:“你可知兩馬來曆否?”園總管跪伏於地,惶悚不能對。
西太後笑道:“你可謂得魚忘筌,專顧物體,不知物名哩!”複轉問看守吏,也是蠢然無知。西太後道:“你們都與牛馬相類,怪不得不懂動物學。”德菱聞言,恐遭問及,不便妄對,暗捏了一把汗。幸西太後隻管前行,閱過了許多猴子,有藍麵的、有紅麵的、有黃麵的。又有許多鼠子,形色也是不一。還有鱷魚兩尾,大蟒一條。鱷有水窖,蟒有鐵籠,所以不能肆毒。 其餘如野熊、猩猩等類,統是世所罕睹。迤邐過去,聽得鳴聲上下,音韻鏗鏘,有無數怪鳥聚集一處,四麵用鐵網罩住,形狀個個不同。他若鸚哥、百舌等,或係諸架上,或置入籠中,彩羽蹁躚,翎翮修潤,西太後目不勝賞,但說道:“都非凡鳥,可惜沒有鳳凰。”你也好算是人中鳳了,可惜是野鳳凰,不是真鳳凰,鳴盛不足,鳴亂有餘。隨語光緒帝道:“我們到植物園去吧!”
單說西太後等到萬牲園,即由管園的滿員跪迎慈駕。既入門,西太後便命停輿,隨即下輿步行。光緒帝亦即降輿,隨著太後,所有宮眷人等,已早於園門外下輿趨入。大眾都擁著太後登堂。太後少坐,由園總管跪奉茶點。太後隨意食罷,照常例散給,即起座道:“我們先去動物園。”當下令園總管導著,信步前進。猛聽得一聲奇吼,仿佛與雷聲相似。西太後也為一驚,顧園總管道:“這不是獅吼嗎?”園總管應聲稱是。西太後道:“我們先去瞧獅子。”園總管即導至獅檻旁。但見獅威方發,大步往還,項中鬣豎作一團,張著大口,滴著饞涎。西太後回顧宮眷道:“這個猛獸,確是可怕,怪不得叫作獸王呢。”宮眷相率稱“是”。西太後又道:“從前中國畫師所繪的獅子形,統是全身有毛。我觀現在這獅並不是這麼樣子,所以百聞不如一見。” 宮眷又都應著“是”字。信手敘來,無非學識。西太後見德菱在列,便問她道:“你在法國時,有無看見獅子?”德菱道:“也是少見。”
西太後道:“這獅子是非洲進來的,歐亞二洲想是少有呢!”德菱道:“非洲地近熱帶,所以猛獸最多。”西太後點首。再向前行,有豹、有象,豹文駁雜,最為可觀。象係灰色,鼻甚長,兩牙外露,喜食瓜果,及看到虎欄,有大小二虎,蹲地睡著。西太後道:“這虎很是瘦弱,莫非月糧不足麼?”看守的人伏地奏道:“虎喜食肉。每日飼它,不足一飽,所以形容瘦削哩。”西太後道:“誰叫你克扣虎糧?”率獸食人,西太後獨未聞麼!看守的複奏道:“並非克扣虎糧,乃是虎不足食。”西太後怒道:“胡說! 它不足食,何不增糧?”複語園總管道:“這虎須要飽飼,休教它餓斃。若是死了,要看守吏償命。”人不如虎,太草菅人命了。園總管連忙應旨。又巡視過去,見有奇馬兩匹,一匹是項上多一足,叫作五足馬,一匹是滿身五色,形似柳條紋,叫作文馬。太後道:“這兩匹馬煞是奇異。我一時失記,不知是那裏采來的?” 便問園總管道:“你可知兩馬來曆否?”園總管跪伏於地,惶悚不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