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充滿失望的神色,朋友們半是勸慰半是憧憬地述說,南京市政府已經把徹底整治秦淮河列為市政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將采取一係列人工措施,清除汙泥,運走垃圾,沿河恢複一些有特色的古建築,建成富有特色的秦淮河風景帶,滌除她的斑斑鏽跡,恢複其天然姿色。

我終於打了退堂鼓,決定在秦淮河恢複秀麗的姿容之前暫不去探訪,盡管為她魂牽夢繞了幾十年,盡管重來南京不知何日。我不想讓那如詩如畫、如煙如夢的舊時月色倏忽消失,我願在記憶中永存她的倩影。

回來後,我把這些想法講給幾位朋友聽,多數人都不以為然。有的說我“癡情可哂”,有的笑我“書生氣十足”“理想主義”,我卻至今不悔。特別是讀到文潔若的散文《夢之穀中的奇遇》,對作家蕭乾的舉措,更是讚其通脫,引為同調。

1928年,十八歲的蕭乾在汕頭角石中學任教時,結識一位名叫蕭曙雯的女學生。二人心心相印,靈犀互通,誠摯地愛戀著。不料,校長從中插足,聲言如果曙雯拒婚,就要對蕭乾狠下毒手。姑娘斷然斥絕了這個惡棍,同時勸說蕭乾趕緊離開,以免遭到暗算。本來,她是準備同蕭乾一道乘船逃離的;可是,當發現碼頭上有歹徒持槍環伺,她隻好改變主意,悄悄地溜回。她知道,若是蕭乾隻身出逃,他們會高興地放他走開;如果二人同行,蕭乾就會死在這夥惡棍手中。

塵海翻騰日月長,一別音容兩渺茫。這對情人南北分飛,無緣重見,各自在布滿荊棘的坎坷路上建立了家庭。八年後,作家蕭乾以此為題材,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夢之穀》。他是多麼盼望有朝一日能夠再見一麵當年戀人——書中的女主人公盈姑娘啊!

六十年過去了,他終於有機會舊地重遊,回到了汕頭的“夢之穀”,並且,得知蕭曙雯仍然健在。這對於千裏離人來說,盡管不無苦澀,卻也畢竟是一種撫慰。可是,經過一番斟酌,他毅然決然放棄了這個此生難再的機緣。他不願讓記憶中的清亮如水的雙眸,堆雲聳黛的青絲,輕盈如燕、亭亭玉立的少女豐姿,在一瞬間,被了無神采的幹枯老眼、霜雪般的鬢華和佝僂著的龍鍾身影抹掉,他要把那已經活在心目中六十年的美好影像永遠保存下來。蕭乾說:“這不光是考慮自己,也是為了讓曙雯記憶中的我永遠是個天真活潑的小夥子,所以,還是不見為好。”

留戀少時的風華,珍視美好的印象,是無分境遇,人同此心的。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感情會日益濃重。世間許多寶貴的事物,擁有它的時候常常並不知道珍惜,甚至忽視它的存在;而一當失去了它,到了“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時候,才會真正認識它的價值,懂得它的可貴。韶華就是這一類的東西。

看到我充滿失望的神色,朋友們半是勸慰半是憧憬地述說,南京市政府已經把徹底整治秦淮河列為市政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將采取一係列人工措施,清除汙泥,運走垃圾,沿河恢複一些有特色的古建築,建成富有特色的秦淮河風景帶,滌除她的斑斑鏽跡,恢複其天然姿色。

我終於打了退堂鼓,決定在秦淮河恢複秀麗的姿容之前暫不去探訪,盡管為她魂牽夢繞了幾十年,盡管重來南京不知何日。我不想讓那如詩如畫、如煙如夢的舊時月色倏忽消失,我願在記憶中永存她的倩影。

回來後,我把這些想法講給幾位朋友聽,多數人都不以為然。有的說我“癡情可哂”,有的笑我“書生氣十足”“理想主義”,我卻至今不悔。特別是讀到文潔若的散文《夢之穀中的奇遇》,對作家蕭乾的舉措,更是讚其通脫,引為同調。

1928年,十八歲的蕭乾在汕頭角石中學任教時,結識一位名叫蕭曙雯的女學生。二人心心相印,靈犀互通,誠摯地愛戀著。不料,校長從中插足,聲言如果曙雯拒婚,就要對蕭乾狠下毒手。姑娘斷然斥絕了這個惡棍,同時勸說蕭乾趕緊離開,以免遭到暗算。本來,她是準備同蕭乾一道乘船逃離的;可是,當發現碼頭上有歹徒持槍環伺,她隻好改變主意,悄悄地溜回。她知道,若是蕭乾隻身出逃,他們會高興地放他走開;如果二人同行,蕭乾就會死在這夥惡棍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