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有人曾就“假如重新選擇”的命題,分別向知名學者、文藝家金克木、季羨林、羅大岡、吳祖光、吳冠中征詢意見,五位老人不約而同地一律笑而不答。為什麼?也許是因為他們知道“來生”並不存在,所以,也就無從談起“重新選擇”的問題。

由是,我倒想起李大釗的那句擲地有聲的名言:“我以為世間最可寶貴的就是‘今’。”生命的密度遠比生命的長度更重要,更值得追求。我們應該使現實的人生富有價值,充滿亮色。

傳說,古羅馬的門神長著兩副麵孔,為的是一麵省察過去,一麵展望未來。可是,它卻偏偏忘記了最有意義的現在。忽略了“當下”的慘痛後果,是城池沒有守住,羅馬被敵人攻陷了。其實,過去是現在的已往,未來是現在的繼續,如果無視於“當下”,縱使對過去、未來把握得再好,又有多少實際的價值呢?

一個小時過去了,漂流即將到達終點。這時,我才覺察到,沿途隻顧思考人生的妙諦,而忽視了周圍景物的觀賞,有負於水態雲容,林巒佳致。現在,後悔已無及了。東道主歡迎我下次重來。我說,如果有機會再來,希望能夠坐在竹筏子上。竹排不擋水,更穩更平,自在漂遊的意味當會更濃一些。

前幾年,有人曾就“假如重新選擇”的命題,分別向知名學者、文藝家金克木、季羨林、羅大岡、吳祖光、吳冠中征詢意見,五位老人不約而同地一律笑而不答。為什麼?也許是因為他們知道“來生”並不存在,所以,也就無從談起“重新選擇”的問題。

由是,我倒想起李大釗的那句擲地有聲的名言:“我以為世間最可寶貴的就是‘今’。”生命的密度遠比生命的長度更重要,更值得追求。我們應該使現實的人生富有價值,充滿亮色。

傳說,古羅馬的門神長著兩副麵孔,為的是一麵省察過去,一麵展望未來。可是,它卻偏偏忘記了最有意義的現在。忽略了“當下”的慘痛後果,是城池沒有守住,羅馬被敵人攻陷了。其實,過去是現在的已往,未來是現在的繼續,如果無視於“當下”,縱使對過去、未來把握得再好,又有多少實際的價值呢?

一個小時過去了,漂流即將到達終點。這時,我才覺察到,沿途隻顧思考人生的妙諦,而忽視了周圍景物的觀賞,有負於水態雲容,林巒佳致。現在,後悔已無及了。東道主歡迎我下次重來。我說,如果有機會再來,希望能夠坐在竹筏子上。竹排不擋水,更穩更平,自在漂遊的意味當會更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