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從災難開始(1 / 2)

跟很多故事一樣,水滸的開頭也是從災難開始的。

也難怪,沒災沒難的,誰都願意好好活著。

水滸裏的災難在曆朝曆代一樣,瘟疫,瘟疫在那個年頭沒多大防範能力,皇帝們能做的就是求求仙,拜拜佛,再不就是讓百姓吃點觀音土,喝點香爐灰,不像現在至少還有個板藍根,最關鍵的,現在還有像鍾南山這樣的明白人,不像那個年月,就有個什麼張天師,李天師什麼的,至於誰給他們發的證書就不知道了。

當然光有張天師,李天師還不行,還得有皇帝信才行啊。

水滸的故事還是從一個叫做高俅的有誌青年說起吧。

高俅同學是東京開封府人,那時候開封是首都,高俅同學同其他首都的同學一樣也有著強烈的優越感,要是一般人成天在胡同串一串,吹一吹,侃一侃,然後再吃完雜醬麵估計就覺得人生很美好了,而高俅不一樣,他是一個有追求的人,盡管追求什麼,他還是不知道。生活有時候就是這樣,你都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就那麼往前走吧,也許你追求的就在前麵。

要說高俅也不是什麼都不會,體育項目他挺在行,槍棒都挺熟練,關鍵的是他還會踢球,盡管這個年頭一提起足球就是假賭黑,而在宋朝的時候,足球其實還是個很高尚的運動,高俅也跟著別人學了不小,事實證明,這是他日後發跡的資本,看來真是藝多不壓身啊。

對於自己的未來,高俅也想過很多,想當官沒有門路,想當兵又不甘心,那時候的宋朝隻能對外防禦,還經常打不過遼和西夏,當兵就當於替國家去挨揍,這種倒黴事,高俅是不會去幹的。

同很多人一樣,高俅準備跟著老大奔個前程,由於他比宋江,柴進年齡都大,他出來混的時候,那二位要麼沒出生,要麼還穿著開襠褲,因此高俅投奔這兩位義薄雲天老大的希望從一開始就破滅了。後來高俅跟了一個小老大,這個小老大是一個王員外的兒子,家裏最不缺的就是錢,最愁的是錢該怎麼花。

錢怎麼花,這個高俅在行,開封的各大夜總會他都熟,他在心裏對自己說,“我喜歡這味道”。跟著小老大混在各大夜總會,聽著小姐們叫著他“小高哥”,什麼人生理想啊,什麼美好追求都見鬼去吧。

要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高俅就屬於那種天將降大任那種,隻不過當時他還不知道,王員外聽說兒子經常拿著他的財產在夜總會留戀往返心裏就很不爽,但中國的家長總有那麼一種護犢子的心理,他們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好的,壞就是因為身邊的壞人給帶壞了,很不幸,高俅同學就是王員外眼中的那個壞人。

既然是壞人那就得受懲罰,高俅同學被拉到了開封府痛打了二十大板,當大板與他的身體親密接觸的時候,他總是在想,“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如果說僅僅是二十大板也沒有什麼,要命的是後麵還有一係列經濟製裁,開封府宣布將高俅驅逐出開封,不準他在開封覓食,也就是說高俅在開封的戶籍以及糧油關係都被取消了,而且連暫住證都不給辦,更要命的是要在開封遇到他,見一次打一次,打死為止,什麼世道。

兩眼一摸黑的高俅隻能慢慢的走出開封,回望開封,兩行熱淚流了下來。

別了,開封,別了,我那無法安放的青春。

別了,我熟悉的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