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這道題留給她的空白地方並不是很多,如果隨意寫的話,那麼到最後很有可能地方都用光了。
而自己的核心觀點還沒有表達出來,因此最好的答案其實最好控製在50字以內,這樣就需要,他對華夏曆史有充足的了解和高度概括性能力。
這讓劉楓頓時在心中驚歎不已!誰能料到簡簡單單的一道題竟然能有諸多考量,並且更為重要的是,這還是劉楓猜測到的,而背後更多的考量還有沒有?劉楓則並不是很清楚。
畢竟他的智商再怎麼高,他也不是出題人,因此是根本沒有辦法搞清楚出題人的出題意圖的,這不是因為智商的差距,而是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誤判。
要知道劉楓僅僅是一名學生,他並不是預言所有事情的神,像小說那種全知全能的情況在他身上並沒有辦法進行複製。
在思考了一會兒,他竟然還是覺得無從下手,於是他索性閉上眼睛開始仔細的思考起來。
首先從字數上已經可以規劃好範圍,也就是說他所寫出的答案必須要高度概括,且有極強的針對性,如果僅僅是草草了事的話,肯定是不可能得到分數的。
並且還不能用慣性思維去考慮這道題,要知道招生老師之前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那就是答案必須有自己的唯一性,也就是說這必須是要有自己的感悟才可以。需要結合自己的理解,在試卷上給出自己的答案。
也就是說自己在曆史書上學習到的,除了給自己增加參考資料以外,上麵的評價是完全不能夠使用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他們所使用的曆史書雖然看起來很是枯燥,但是在編寫曆史書的時候,可是聚集了的全國有名的曆史專家,來進行書籍編寫。
這可是幾十名甚至是上百名曆史學家寫出來的心血之作,雖然看起來有些中規中距,但是勝在正確率比較高,對於曆史的總結比較中肯,這已經是難得可貴之處了。
如果不要求答案是唯一性的話,他完全可以輕鬆引用曆史書上的精辟總結話語來完成這個題目的答案,但是偏偏他沒有辦法這樣做,依然是很有可能和別人撞上一樣的答案二來則是凸顯不出自己的見解。
所以,這一次必須要靠自己了,劉楓皺著眉頭,開始仔細回想起曆史書上的內容,發現這些王朝有一個相同的趨勢,那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八個字總結得倒是很是精辟,可問題是這八個字就已經講得很明白了,甚至有一本書名為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句話就是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樣一來,自己便沒有辦法引用這八個字了。
在意識到這個遺憾之後,劉楓有歎了一口氣,隻有到了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學的知識是有多麼的少,對於華夏5000年的曆史他竟是了解的一點也都不多。
這也不能怪劉楓,畢竟在他前世的記憶中可沒有華夏國這個國家的存在,而到了現在這個世界,他也僅僅是學習了課本上的知識和內容就已經很吃力了,更別說進行知識拓展了,更何況他還要進行修煉,因此他的空閑時間並沒有多少。
所以說這道題留給她的空白地方並不是很多,如果隨意寫的話,那麼到最後很有可能地方都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