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節(1 / 3)

本土的土壤留不住人,科技快速發展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而大秦,從大一統到現在,已經穩穩當當的走過了八百多年的時間,在同樣的時間段裏,

其餘的帝國已經經過分裂、融合、再分裂、再融合……不知換了多少次主人。

當然,也因為大秦穩健,世上對它的傳承記載也是最全麵的,也就導致孩子們的學習越發的繁重。

現在人們提倡減負,學校關於課本的內容也一再刪減,可是某些東西卻是不能刪掉的,比如大秦帝國的各個帝王們。

“好了,讓我們今天來認識一下我們大秦的第一帝王——始皇帝。”講台之上,老師指著全息屏幕說道。

屏幕上,關於始皇帝的資料全被調出來,有些地方已經被老師標紅做好了記號。

“我們現在所說的八百多年,

指的是大秦大一統後的實際年限,實際上,我們秦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那個時代被我們稱之為戰國時期,彼時,神州大地上麵,各國林立,而秦國則偏居一隅,並不被中原正統所承認,甚至被斥責為“蠻夷”之地。”

下麵聽課的學生們驚訝道,“強大如我們秦國,曾經也曾弱小過麼?”

“沒錯,我們秦國一開始在戰國之初並沒有什麼優勢,可是之後一個法家先賢的出現,通過變法,更改了秦國羸弱的局麵,而我們大秦就是從那個時候一步步的走向強盛時期的,然後直到今日。”老師道。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的就是秦國轉為大一統帝國的關鍵人物,也就是我們大秦帝國的第一個帝王——始皇帝陛下。”

“……經過數代秦國君王勤政積累,終於,在始皇帝這一代,成功的掃平攻下了其餘的諸侯國,結束了中原大地上的紛亂局麵。”

“而大家知不知道我們秦曆八百多年的曆史是怎麼來的?”老師笑著問道。

下麵有學生舉手,“老師,聽說是始皇帝把自己出生的那年定為了帝國初始日子。”

生活在大秦的子民,從小就對大秦帝王的事跡耳薰目染,對於一些比較出名的帝王還是知道一些的,除此之外,他們最熟悉的就是他們的當代帝王。

八百多年的曆史,如果不是係統學習,大部分還是不知道的居多。

“是啊,我們現在八百多年的曆史就是從那個時候算起來的,如果那位陛下還活著,現在也該八百多歲了才對。”

“那老師,曾經始皇帝去海外仙山尋找長生不老藥也是真的麼?”下麵的學生們非常好奇道。

時至今日,大秦科技快速發展的今日,人們的壽命也不過才提高到了一百五十年,長生不老什麼的,至今都還沒有實現。

“去海外尋找仙山求長生不老是真的,隻是可惜,那個時候以大秦的航海技術隻到達了我們現在的蓬萊島,蓬萊島上也沒有所謂的長生不老藥,之後,不知是因為害怕帝王問責,還是他們再也回不來了,那支大秦的隊伍就徹底的留在了蓬萊島上麵。”

“而秦始皇陛下,自然也是沒有服用到長生不老藥,逝世的時候才五十多歲。”

老師的話讓下麵的學生們睜大眼睛,五十多歲,連現在人們平均壽命的三分之一還沒有達到。

“始皇帝陛下死的極其突然,那個時候他的帝王陵寢還沒有蓋好,收到消息以後,文武百官們就讓工匠們盡快完工,而後往始皇帝陛下的陵寢中陪葬了許多的兵馬俑和青銅馬車等珍品。”

“當然,真正的始皇帝陵寢不會讓我們去挖掘,這些都是從稷下學宮內查詢到的資料。”

曆史上關於始皇帝的資料很多,這得益於史學家們在一旁忠實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