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他們想的再好,也架不住公主殿下不配合,經曆過一個帝國的風起雲湧,又還怎麼看得上公主府的那一畝三分地。
以秦六世和秦五世父女兩人的關係,當時的長公主殿下直接就向自己父親提出了她想要繼承帝位的想法。
從小就接受男女平等想法的秦五世自然沒有很抵觸自己女兒的野心,而是非常平靜的和自己女兒來了一場剖心置腹的長談。
最後的結果就是秦五世看著長公主仗著年齡的優勢動手收拾了自己下麵的弟弟妹妹們,逼迫他們放棄了對那個位置的想法。
小時候直接把所有事情都給攤開,總好過未來姐弟妹們再反目成仇的好。
下麵的孩子打不過大閨女,秦五世隻能認了這個嫡長女,封為了皇太女。
女子為帝,這是文武百官們從未想過的,反對的聲音自然也有。
但同樣的,朝堂之上支持的聲音同樣不少。
畢竟那些女子官員天然都想要一個女帝出現來徹底穩固她們女子在社會中的帝位。
更別說秦六世是秦五世的嫡長女,從小到大,文武課程樣樣不差。
就在秦六世的弟弟還在學走路的時候,秦六世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靶場射箭。
三歲的優勢,隻要有心,讓秦六世於帝位一途上遙遙領先。
這種優勢更像無關性別,大秦的百官們相信,秦六世要是為男子,同樣也會動手揍自己的弟弟妹妹,讓他們不要肖想帝位。
好像除了性別外,長公主並不比任何一個男兒差多少,隨著時間的流逝,反對女子為帝的聲音漸漸微弱下去。
畢竟說白了,帝位的候選人就這麼幾個,人家才是一家子,帝位最有利的競爭者都退出了,他們還有必要再搖旗呐喊麼。
就這樣,在秦五世的默許縱容下,他的嫡長女成為了大秦大一統後的第六個帝王。
此後,不知是不是打開了什麼奇怪的開關,大秦之後繼位的無一不是嫡長子\/女,後人懷疑這是因為時間順序造成的詫異。
就像野獸幼崽一樣,前頭一窩和後頭一窩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當然,他們並不是在映射大秦皇室是野獸,而是帝王的繼位方式,和野獸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幾節課程下來,這些初接觸大秦曆史的學生們就認識了大秦的幾位帝王,並為風格各異的他們驚歎不已。
樓上,這裏講解的是更深入一些的知識,像認識大秦帝王那都是最基本的知識點,這個教室裏麵的學生們學習是從大秦時期就已經開始有了完整記載的諸子百家。
他們不光學習,還需要動手去實踐操作,難度可比下麵的學弟學妹們課程難了一大截。
“接下來我來為大家介紹諸子百家的起源。”
“諸子百家原先講究的是一個思想傳承,真正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是一個我們中華大地人文思想大爆發的一個時代,無數先賢湧現,創立了諸子百家。”
“隻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可不是後來的一股繩,反而四處分散,互相敵對的不在少數,最為典型的就是墨家守城,公輸家攻城的戰役。”
“墨子和公輸班也是那時結下來的仇怨,直接貫穿蔓延了整個春秋戰國時期,直到後來秦朝把我們中原大地進行大一統之後,墨家和公輸家的人才收手歸隱山林。”
“諸子百家因為秦國大一統而相安無事了數十年的時間,直到後來秦四世的出現,吸納民間的諸子百家後人進入了自己的龍衛,之後又在大秦創建複製出一個稷下學宮來,諸子百家才真正的進入到了《史記》的眼中並曆史留名,直至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