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重拾自己以往的工作信心。因為心態是決定一切的關鍵。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沈強放棄了禮拜天、節假日等休息時間,報名參加了各種專業培訓,從基本的營銷知識開始,拓展自己的理論水平,並參加較為新潮的體驗營銷、整合營銷等等,獲益匪淺。漸漸地,他找回了一個充滿自信的自己。因此,在每天早上上班前,他都會麵對鏡子中的自己,高喊自己是最棒的,從而給自己的一個自信的微笑,讓一天充滿信心。改變自己的陋習,是沈強改變最大的阻力。為了一改自己以往邋遢、懶惰等不良習慣,他決定對自己徹底改造。第一,他注意自己的著裝,以前都是著裝隨便,不修邊幅,現在,他穿上了閑置已久的西裝,打上了漂亮的領帶,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讓人感覺是一個十足的專業營銷人。第二,他製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表,每天6點起床,6點半吃早餐,吃過早餐後,學習營銷書籍1個小時,將近8點到公司上班。晚上下班後,7點吃晚餐,然後做工作總結和做次日工作計劃和工作日記,一直到當晚11點。
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那麼你就改變自己。幾個月過去了,讓沈強不可思議的是,他周圍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而一切又都充滿了新意,他像換了一個人,而身邊的世界好像也改變了許多、改善了許多。他贏得了公司上下領導的一致好評,而其工作的積極主動而富有成效,更讓他在營銷員隊伍中迅速脫穎而出,晉升為區域主管,並被作為大區經理的預備人選而納入培養計劃。而與同事多方交流和協作,讓他在企業裏很快就左右逢源,擁有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工作也更加得心應手和遊刃有餘,掀開了其人生職業生涯新的篇章。
■ 管理活用 ■
在職場管理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隨機應變就顯得非常重要。曾經取得的成功並不能昭示未來,市場總是千變萬化的,同樣的問題在不同時期需要的解決辦法也許會完全不同。聰明的管理者一定會因時製宜、因地製宜,成就團隊業績的同時,也成就自己。“做人要厚道,辦事要活套”,企業家應該做到外圓內方,大智若愚,方能縱橫於商場。
上善若水
孔子到周朝首都洛邑拜見老子。一日,孔子和老子出遊,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嚐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誌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汝?”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舍地向魯國駛去。
■
在“上善若水”的總綱之下,老子實際上明確地講了七條準則: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七條準則是從水的七種特性裏引申出來的。“居善地”的原則是為人立身處世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心善淵”的原則是水大度能容;“與善仁”的原則是仁慈柔和進行管理;“言善信”的原則為誠信無偽的準則;“政善治”的原則是善於管理;第六“事善能”的原則是能方能圓;第七“動善時”的原則是及時而動。這七條,可以說就是管理之“道”,能把握這些,管理當中自然應付自如。
3. 有德者必有所得
原文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譯文
德,即獲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欲求得到滿足,自然界萬事萬物也是如此。
名家注解
【張商英注】有求之謂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於規矩者,得方圓而已矣。求於權衡者,得輕重而已矣。求於德者,無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為君臣父子;昆蟲草木得之,以為昆蟲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邇之一身,遠之萬物,無所欲而不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