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摸底之後,馬先生便把原來在跨國公司積累的經驗和工作方式帶到了新的公司,希望新公司的下屬都能夠配合他製定新規則,但是老員工團結起來不買他的賬,對於外企的那些工作方式和馬先生提出的改革政策不屑一顧。馬先生覺得在新公司很難施展自己的計劃,已經45歲的他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
馬先生現在陷入如此進退維穀的處境,就是因為他不會等待時機而造成的。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都不同,喜歡你的人專看你的優點,不喜歡你的人專挑你的毛病。這是人的心理弱點,有些職場人士知道自己這樣不對,可就是克服不了。故此,馬先生的遭遇應該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
■ 管理活用 ■
在職場管理過程中,當時機不順的時候,學會妥協,有時會獲得更大的利益。人均有“自己最好”的人性弱點,有時明知自己的提案不如他人,卻總不肯認輸,這都是不該有的觀念。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有其理智的處世態度,切莫為私心所左右,如此,方能不斷地進步。
柯爾的退讓
英國友尼利福公司經理柯爾在企業經營中,有一個基本的信條,即“不拘束於體麵,而以互惠互利為前提”。依據這一信條,他在企業經營和生意談判中常常采用退讓策略。在一定情況下,甘願妥協退讓,以贏得時機發展自己,結果可能是退一步、進兩步,實質上還是自身獲益。
友尼利福公司在非洲東海岸早就設有大規模的友那蒂特非洲子公司,那裏有豐富的肥料,適合栽培食用油原料落花生,是友尼利福公司的一塊寶地,也是其主要財源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友尼利福這些肥沃的落花生栽培地一塊塊被非洲國家沒收,這使該公司麵臨極大的危機。針對這種形勢,柯爾對非洲子公司發出了6條指令:第一,非洲各地所有友那蒂特公司係統的首席經理人員,迅速起用非洲人;第二,取消黑人與白人的工資差異,實行同工同酬;第三,在尼日利亞設立經營幹部養成所,培養非洲本地幹部;第四,采取互惠互利的政策;第五,逐步尋求生存之道;第六,不可拘束體麵問題,應以創造最大利益為要務。柯爾在與加納政府的交涉中,為了表示尊重對方的利益,主動把自己的栽培地提供給加納政府,從而獲得加納政府的好感。後來,為了報答他,加納指定友尼利福公司為加納政府食用油原料買賣的代理人,這就使柯爾在加納獨占專利權。在同幾內亞政府的交涉中,柯爾表示自行撤走公司,他的這種坦誠的態度反而使幾內亞方麵受到感動,因而允許柯爾的公司留在幾內亞。在同其他幾個國家的交涉中,柯爾也都采用了退讓政策,從而使公司平安地渡過了難關。
在生意場中,必要的退讓可以換來更大的利益;一味地咄咄逼人則有可能使你陷入死胡同。當然,退讓策略的運用,既要適時,又要得體,一定要充分掌握對方的心理活動,使自己有必勝的把握。同時,要對自己控製局勢的能力有正確的估計,萬不可不分時機地濫用。
10. 乘勢而行,待時而動
原文
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
譯文
一旦時機到來而有所行動,常能建功立業、位極人臣。如果所遇非時,也不過是淡泊以終而已。
名家注解
【張商英注】養之有素,及時而動;機不容發,豈容擬議者哉?
【王氏注】君臣相遇,各有其時。若遇其時,言聽事從;立功行正,必至人臣相位。如魏征初事李密之時,不遇明主,不遂其誌,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聖德之君,言聽事從,身居相位,名香萬古,此乃時至而成功。
事理安危,明之得失;臨時而動,遇機會而行。輔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國事,當以恤軍、愛民;其功足高,同於前代賢臣。
不遇明君,隱跡埋名,守分閑居;若是強行諫諍,必傷其身。
■ 解讀 ■
偉大人物的成功在於自身德才兼備,但更重要的是懂得乘勢而行,待時而動。龍無雲則成蟲,虎無風則類犬。曆史上的成功者都不會違背時勢率意妄動。倘若時機不成熟,便甘於寂寞,靜觀其變,如薑太公閑釣於渭水,諸葛亮抱膝於隆中;一旦風雲際會,時運驟至,就會奮然而起,當仁不讓,改變曆史,造福於民,如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時,先發製人,誅殺長兄建成;趙匡胤策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可見機遇、局勢對於有誌者的重要性。孟子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所以有大智者不與天爭,不與勢抗。因為他們明白,真理有如舟船,時運有如江河。沒有可達彼岸的浩瀚之水,真理隻不過是一個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