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水族無鱗單(1 / 2)

魚無鱗者,其腥加倍,須加意烹飪,以薑、桂勝之。作《水族無鱗單》。

【湯鰻】

鰻魚最忌出骨。因此物性本腥重,不可過於擺布,失其天真,猶鰣魚之不可去鱗也。清煨者,以河鰻一條,洗去滑涎,斬寸為段,入磁罐中,用酒水煨爛,下秋油起鍋,加冬醃新芥菜作湯,重用蔥、薑之類,以殺其腥。常熟顧比部家,用纖粉、山藥幹煨,亦妙。或加作料,直置盤中蒸之,不用水。家致華分司蒸鰻最佳。秋油、酒四六兌,務使湯浮於本身。起籠時,尤要恰好,遲則皮皺味失。

【紅煨鰻】

鰻魚用酒、水煨爛,加甜醬代秋油,入鍋收湯煨幹,加茴香、大料起鍋。有三病宜戒者:一皮有皺紋,皮便不酥;一肉散碗中,箸夾不起;一早下鹽豉,入口不化。揚州朱分司家,製之最精。大抵紅煨者以幹為貴,使鹵味收入鰻肉中。

【炸鰻】

擇鰻魚大者,去首尾,寸斷之。先用麻油炸熟,取起;另將鮮蒿菜嫩尖入鍋中,仍用原油炒透,即以鰻魚平鋪菜上,加作料,煨一炷香。蒿菜分量,較魚減半。

【生炒甲魚】

將甲魚去骨,用麻油炮炒之,加秋油一杯、雞汁一杯。此真定魏太守家法也。

【醬炒甲魚】

將甲魚煮半熟,去骨,起油鍋炮炒,加醬水、蔥、椒,收湯成鹵,然後起鍋。此杭州法也。

【帶骨甲魚】

要一個半斤重者,斬四塊,加脂油三兩,起油鍋煎兩麵黃,加水、秋油、酒煨;先武火,後文火,至八分熟加蒜,起鍋用蔥、薑、糖。甲魚宜小不宜大。俗號“童子腳魚”才嫩。

【青鹽甲魚】

斬四塊,起油鍋炮透。每甲魚一斤,用酒四兩、大回香三錢、鹽一錢半,煨至半好,下脂油二兩,切小豆塊再煨,加蒜頭、筍尖,起時用蔥、椒,或用秋油,則不用鹽。此蘇州唐靜涵家法。甲魚大則老,小則腥,須買其中樣者。

【湯煨甲魚】

將甲魚白煮,去骨拆碎,用雞湯、秋油、酒煨湯二碗,收至一碗,起鍋,用蔥、椒、薑末糝之。吳竹嶼家製之最佳。微用纖,才得湯膩。

【全殼甲魚】

山東楊參將家,製甲魚去首尾,取肉及裙,加作料煨好,仍以原殼覆之。每宴客,一客之前以小盤獻一甲魚。見者悚然,猶慮其動。惜未傳其法。

【鱔絲羹】

鱔魚煮半熟,劃絲去骨,加酒、秋油煨之,微用纖粉,用真金菜、冬瓜、長蔥為羹。南京廚者輒製鱔為炭,殊不可解。

【炒鱔】

拆鱔絲炒之,略焦,如炒肉雞之法,不可用水。

【段鱔】

切鱔以寸為段,照煨鰻法煨之,或先用油炙,使堅,再以冬瓜、鮮筍、香蕈作配,微用醬水,重用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