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櫻跟著江潮走,一路往裏去。
等進了裏麵的院子,陳櫻才發現另有天地。
院中有一處人工湖,左側有一處亭子,延伸著往湖裏去。
四麵都有牆圍起來,長廊四通,江潮帶著陳櫻往右側遊廊走,不遠處有一道門進去,門匾上寫著“清音閣”。
江潮介紹道:“這裏麵是顧爺的琴室。”
陳櫻微微頷首,江潮又帶著她往左側拐去,那一邊也有一間房子,門匾上寫著“春華齋”。
江潮介紹道:“這是顧爺的書房。”
陳櫻定睛看了看,發現書房外的院子要寬敞些,還種了幾顆大樹納涼。
不遠處是涼亭,而涼亭之處又有一道月亮拱門進去。
江潮領著陳櫻進去看,這裏的小院有花圃,大樹,涼亭。
顯然是一處單獨用來待客的客院了,陳櫻抬頭看去,隻見門匾上寫著“留聽閣”。
江潮道:“顧爺說了,以後你過來就住在這裏。”
見識過了望月樓的大手筆,陳櫻對這個留聽閣沒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隻是她不知道的是,顧胤賢的吳楚居,從來就沒有客人能夠留宿的。更別提還能有一間單獨休息的院落。
“顧叔叔住在什麼地方呢?”陳櫻問道。
江潮帶著陳櫻從留聽閣出來,然後往右手邊拐,待走過一棟小院,便到了顧胤賢的寢房。
顧胤賢的寢房叫靜室,門前不遠處便是清澈的湖,堆疊的那些奇石大有講究,一半翹首,遮了正門。另有一半落入水中,錯落有致。
西窗下是芭蕉葉,東窗前卻是垂柳依依。
這一處幽靜怡人,到附和他這靜室之名。
且一路走來,顧胤賢這一片天地到像是他自己刻意營造出來的一樣。
前院雖熱鬧,到底跟他無關。
聽見聲音,靜室左側不起眼的一道小門打開了。
陳櫻隻見一個十五六的青衣少年走了出來,他先是朝江潮頷首,隨即才道:“顧爺知道陳小姐來了,請陳小姐進來。”
陳櫻看向江潮,隻聽江潮道:“那裏麵是顧爺的茶寮。說話的是盛康,還有一位泰和,他們都是自幼跟著顧爺的。”
陳櫻了然,隨即往茶寮去。
陳櫻一直以為,吳楚居就到這裏了。誰知道剛進那道不起眼的小門,視線一下子就開闊了。
一片幽幽翠竹間,簡單的茶寮,裏麵擺了桌椅茶具。
茶寮的前麵種了一棵金桂,此時香氣盈盈,讓人輕嗅間便已經有幾分香氣縈繞之感。
不遠處有個少年在燒水,想必就是江潮口中的泰和。
顧胤賢著一身灰色直裰,閑散地坐著,此時正抬眸看向陳櫻。
陳櫻慢慢走過去,發現茶室外的台階是一路往下延伸的,看周圍鬱鬱蔥蔥的一片,也不知這裏是不是和李夫人避暑的綠野山莊的翠竹林相連?
如果是的話,這林子未免也太大了點。
陳櫻道:“本以為止步於此,不想又是一片新天地。”
“怪不得顧叔叔在陳家做客,雖然什麼都不說,卻顯得做什麼都格格不入。原來是在這廣闊之地自在慣了,區區陳室,如何能讓顧叔叔住得舒心?”
陳櫻跟著江潮走,一路往裏去。
等進了裏麵的院子,陳櫻才發現另有天地。
院中有一處人工湖,左側有一處亭子,延伸著往湖裏去。
四麵都有牆圍起來,長廊四通,江潮帶著陳櫻往右側遊廊走,不遠處有一道門進去,門匾上寫著“清音閣”。
江潮介紹道:“這裏麵是顧爺的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