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到台灣最該看的6個自然景觀(1 / 1)

Top1寶島明珠——日月潭

日月潭位於台灣中部南投縣魚池鄉,為台灣第一大湖泊,它是台灣的“風景名片” ,也是大陸客必去的景點之一。全潭麵積100多平方千米,湖麵周圍33千米,由於四周群山環抱,林木蔥蘢,潭水晶瑩剔透,潭景霧薄如沙、水波漣漣,昔稱“水沙連” 。由於以拉魯島為界,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故又得名“日月潭” ,“雙潭秋月”是“台灣八景”之一。想要一探日月潭全貌,唯有乘船遊湖、親近潭水,才能完全體會日月潭的晨昏美景。

Top2森林王國——阿裏山

阿裏山是響當當的“寶島地標” !旅遊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裏山!”作為寶島知名景點,阿裏山是大陸遊客的首選旅遊地之一。

阿裏山位於嘉義市東72千米處,從嘉義站乘登山小火車3小時多可達阿裏山風景區,區內既有懸崖峭壁之奇險,又有幽穀飛瀑之秀麗。最高處海拔2663米,山雖不算高,但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雲海,一年四季皆有精彩——日出、晚霞、雲海、鐵路、森林,號稱“阿裏山五奇” 。現在又加上落英繽紛的繁花,讓人發出“不到阿裏山,不知台灣之美”的感歎!阿裏山園區內除有豐富珍貴的自然資源之外,也保留了鄒族200多年原住民的人文資源,如今更因新中橫公路而與玉山國家公園串聯起來,來此可領略一段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森林之旅。

Top3外婆的澎湖灣——澎湖

一首美麗動聽的《外婆的澎湖灣》曾在海峽兩岸廣為傳唱,歌中所描述的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老船長,令每位聽者充滿神往、浮想聯翩。在大陸民眾赴台觀光熱門景點中,“外婆的澎湖灣”高居排行榜的第三位,僅次於日月潭、阿裏山!

澎湖位於台灣海峽偏西南位置,東與雲林、嘉義兩縣相望,西與福建廈門相對,古稱“平湖” 。它由澎湖本島及周圍其他64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澎湖縣是台灣唯一全部以島嶼組成的縣,世居人口中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Top4潛水愛好者的天堂——綠島

“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裏搖啊搖……”傳唱南北的《綠島小夜曲》也讓大陸遊客對散落於台東外海的綠色明珠——綠島充滿了好奇。

綠島舊稱“雞心嶼” 、“青仔嶼” 、“火燒島” ,是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島嶼,島身呈不等邊四角形,南北長約4千米,東西寬約3千米,麵積約16平方千米,為台灣第四大附屬島。島上有南寮、中寮和公館3小村,當地居民約3000人,常駐在島上的隻有2000人,80%的居民依靠海為生。

綠島雖小,名氣很大,由於綠島是一個四麵環水的孤島,過去交通極不方便,這種特殊地理,成了關押犯人的理想場所。後來,監獄遷出,綠島也逐漸變成一個單純、美麗的旅遊勝地。

Top5台灣最美峽穀之一——太魯閣大峽穀

走遍全台勝景,如果沒到花蓮的太魯閣,那可是一大憾事。由花蓮沿九號省道,經新城至太魯閣,從東西橫貫公路的牌樓進入,處處是美景,花東縱穀的地形,在此展露無遺。

太魯閣源於泰雅語“魯閣” (“桶”的意思)。這裏地勢險要,曾多次作為戰場,隨處可見石頭碉堡,易守難攻,因此,它好似鐵桶江山一樣,故稱“魯閣” ,通常叫“太魯閣” 。

Top6台灣最南端岬角——鵝鑾鼻

鵝鑾鼻是台灣最南端的岬角,處於中央山脈盡頭的台地,尖端挺伸海外形成半島,三麵臨海,一麵背山,是太平洋、巴士海峽和台灣海峽的分界處,南部海上輪船來往必經這裏,其重要性有如非洲好望角,亦被列為“台灣八景”之一。“鵝鑾”一詞為排灣語(高山族排灣人使用的語言)的“帆船”之意,因為附近香蕉灣的海中有一石,高50米,周圍約40米,極似船帆,取名“帆船石” 。又因這裏北接恒春丘陵,銜山環海,突出如鼻,故名“鵝鑾鼻” ( “鼻”是指突出的地形,即岬角)。

鵝鑾鼻公園內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布,因受海浪、強風及雨水侵蝕,造成巨礁林立、奇峰、洞穴等奇觀。這裏最值得一看的,是一座位於東經121° 51′ 、北緯21° 54′的鵝鑾鼻燈塔,始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是台灣南部海域夜航船隻測定方位的重要坐標點,也是全世界唯一的武裝燈塔。該燈塔是台灣地區最亮的燈塔,光力可達20海裏,具有“亞洲之光”的美稱。

開放時間:6:30~18:30(4月1日~10月31日);7:00~17:3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