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城市兜風Taiwan City Guides(2)(1 / 3)

台北女性的時尚品位

無論時裝、首飾還是彩妝、護膚品,台北女性對流行趨勢的敏感度不亞於香港,與東京不相上下,她們不但頗受世界時尚風潮的影響,更是處處跟風、唯恐落伍!近年來台灣各家電視台針對Fashion主題開辟相關節目,利用偶像女星、愛美達人在節目中扮靚、引領流行風潮,也帶動年輕族群新一波的“買氣” 。

這幾年,台灣本土設計師的作品也漸漸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不過,從目前台灣的消費趨勢來看,大部分台北女性還是會選擇香港、日本乃至歐洲專櫃的品牌。

當然,所有這一切也需要大量資金做後盾。深諳個中滋味的台灣消費族率先將購物即英語中的Shopping,演繹出一個形象生動、為全球華人女性所接受的新詞彙——“血拚” 。於是,種種關於“血拚”的喜與悲,如朱德庸的漫畫小品般,便在這座永不停歇的城市中,天天上演。

拜物者的“血拚”大本營

忠孝東路商圈

童安格曾經唱紅過台北一條非常有名的街道——忠孝東路。真正到了台北,會更驚喜地發現,從複興南路到忠孝東路一直延伸到敦化南路,竟然都是台北頗具流行指標的時尚天橋。就像香港有名的彌敦道和中環。

走在這條路上,你能輕易發現有著M odel身材的帥哥、美女,即使他們隻穿一條牛仔褲,也可以看出那是費盡心思、著意打扮,絕對符合時下流行元素。這些時尚族群的消費能力也多偏於中高檔。可以說,來忠孝東路商圈消費或者購物的人,多會把自己也當成櫥窗展示的金童玉女,並以此獲得一種社交地位和時尚品位的認同。

忠孝東路上,有幾座大百貨公司如ATT、明曜等迤邐相連,SO GO百貨廣場的咕咕鍾準點會有鳥兒出來報時,常吸引小朋友駐足觀看。

若想體驗台北近年興起的街頭文化,可以逛逛沿街的地攤——由於許多貨品是地攤的主人自己到日本、中國香港批的貨,所以不容易與人撞衫,你亦可藉殺價感受人情,但仿冒品也不少,得小心辨認識別。

肚子餓了,忠孝東路背後的小巷小弄是風格食肆的聚集地,常可看見拎著名牌包的“美眉”站在熱鍋前等候好吃的小點,也算是東區一道獨特的風景。

西門町商圈

有人用“日本的原宿”來形容台北的“流行前線” ——西門町,這裏是台北年輕人急欲展現自我、希望得到別人肯定和被別人模仿的“前衛大本營” ,也是台北時尚生活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更是台灣流行文化據點的標簽和代名詞。出入此地的台北年輕人希望用服裝的語言去表達他們不盡成熟、又敢撒野的自我魅力。

西門町的名字來源於日語,“西門”原是台北城的五座城門之一,早在日本占領台灣的時代就被拆除,“町”是日據台灣時的行政單位。現在的西門町所含區域相當大,東起中華路,西到康定路,北起漢口街,南至成都路二段,包括昆明街、西寧南路、漢中街、峨眉街、武昌街二段、衡陽路、寶慶路等。這一帶百貨商場、電影院、劇場、小吃店、夜總會、歌舞廳、遊樂場、撞球館、泡沫紅茶、民歌西餐廳比比皆是,霓虹閃爍,熱鬧非凡,台北最流行的服飾、精品、美食、流行歌曲都可以在這裏一家挨一家的特色小店、個性小鋪中找得到。這裏所賣物品並非最高檔,但卻及時傳達最新的流行趨勢,對於喜歡逛街的人來說,台北西門町肯定不能錯過。

購物方麵,西門町價位比東區低得多,路邊小店的鞋、包,雖材質不見得高檔,款式因太講究流行,也容易過時,這也正可滿足快速更換的需求——隨時用舊、用膩了,上西門町,再買一個。

“西門新宿”是西門町最大的日本進口服飾商場,此外還有一二百家日本小商品店,這裏銷售的鞋、手表、香水、化妝品等都來自日本和韓國,價格低廉,受到年輕人追捧,擁有龐大的“哈日一族” ,他們吃日本料理,看日劇、日本電影、日文書籍,聽日本歌曲,從頭到腳全是日本貨,特別是“卡哇伊” (日語好可愛之意)的粉紅色係、粉藍色係的H ello Kitty可愛造型,讓無數哈日族趨之若鶩。

此外,西門町小店裏還有許多視覺係、龐克風的物品,它們的時尚表達就是:用獨一無二的小東西,搭配出與眾不同的組合,做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西門町是台北的電影院區,集中了非常多的電影院,特別是西門町武昌街與康定路口的電影主題公園,音響中播放著當下最流行的歌曲和最新的音樂,露天電影放映廳播放3D動畫片;此外,數十家24小時營業的電影院播放最新國外大片、港台電影,聲音傳到街上,槍炮聲、打鬥聲、表白愛情的聲音不絕於耳,既表明台灣電影業的發達,又吸引了人氣,打造了濃厚的街頭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