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金寶山——謁鄧麗君墓
以一首《何日君再來》風靡整個華人地區、歌迷昵稱“小鄧”的藝人鄧麗君,於1995年5月8日在泰國清邁逝世,時年43歲。鄧家有感於歌迷的熱情,便選擇將鄧麗君葬在風光景致秀麗的金寶山墓園,並以本名中的“筠”字,命名並興建了“筠園”以供歌迷可隨時到此回憶追悼。寧靜的山巒之間,終日飄送著甜美的歌聲,仿如歌迷們永遠的懷念……
有趣的台北生活體驗
台北,五彩綻放的藝文(文化休閑)生活
台北有什麼特質隻要去感受就讓人永遠忘不掉呢?答案是台灣五彩繽紛的藝文生活。公立的博物館、藝術館館藏豐富;獨立經營、隱藏於大街小巷的個性藝廊充滿前瞻性;相聲瓦舍、小劇場、紅樓戲院都有各自擁躉,台北現代舞團“雲門舞集”也為強烈揮灑都市美感的台北文化性格打上一層中國底色。這樣的藝文生活“溫柔敦厚而不保守,開拓進取而不掠奪” ,彰顯了“文化台北”的一麵。而台北民眾最津津樂道的文化休閑方式,就是影院與書店。
台北光點:“未演先轟動”的非主流商業影院
繼新竹電影博物館、高雄電影圖書館後,電影票房市場占全台灣二分之一的台北市也擁有一座專屬的電影主題館——台北光點。台北光點前身為美國大使官邸,現為台北的三級古跡,是一個以電影文化為主的藝文空間。
自從台灣“教父級”導演侯孝賢領軍的“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獲得經營權,被台北文化局命名為“台北之家”的“光點台北電影主題館”可說是“未演先轟動” 。
華納威秀影城:超級新貴
它位於信義區,屬於美式風格,是台北聲勢與人氣都急速上升的超級新貴。這棟以電影院、商業空間為主體的新潮建築,也是亞洲最大的多功能影城之一和台北最大的影城娛樂購物中心,裏麵包括了17座電影院和28家的百貨、餐廳,光是等候大廳便寬廣氣派猶如歌劇院,影院裏有國際級的聲光設備、廣角屏幕、杜比環繞音響,視聽品質堪稱一流。這裏也是台灣名流、明星出沒頻繁的所在,無論要看電影還是追星,來這裏準沒錯。除了看電影,這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特別是Plant Hollyw ood,是非常美式的,好萊塢明星的雕像、電影道具、海報,每一處裝潢都十分“好萊塢” 。還有Ruby露比也是正統美式餐廳在台灣的代表作,內部除有美國西部牛仔的裝飾外,還有懷舊照片、破輪胎、舊船槳、廢棄的汽車零件,真是慵懶又大膽、複古又現代。
電影街——讓你一次看個夠
西寧南路口到康定路口間的武昌街前後不到200米,卻聚集了10多家電影院,包括樂聲、豪華、樂樂、大新、日新、台北、皇後、國聲、碧麗宮、金獅、寶獅、銀獅……附近則還有中國、大世界、今日、新世界、國賓、真善美等。
到電影街看電影,有“彈性、機動”的好處。原準備趕場19:00的國語片,沒趕上或票已售罄,就改看對麵19:30的西片;否則就到附近逛逛或在咖啡廳坐坐,絕不會無聊地等開場。抓一包炸雞或漢堡,配上瓶飲料,就足以到戲院中同時享受“食與色”了。
看完電影後,總要打打牙祭(吃東西)。電影街附近的另一特色是:零食攤、快餐店、咖啡廳、小吃店林立。新竹貢丸、米粉、彰化肉圓、筒仔米糕、甜不辣、魷魚羹、蚵仔煎……都是門庭若市。
文藝青年的朝聖殿堂:誠品書店
在台北,除了有大型連鎖的書店如誠品、金石堂之外,也有許多特色書店和外文書店,令懷有各種需求的愛書人都得到滿足。
誠品書店,堪稱“台北市文化氣息的城市指標” ,初訪台北者,總會直奔誠品書店朝聖。這家台灣本土自創的書店品牌,跟印象中的傳統書店迥然不同,書店內附設的雅座飄逸著濃濃咖啡香,始終與書香相伴隨,兩種香氣在空氣中奇妙結合,散發出迷人的氣息。明亮、開闊的書店空間,沉穩、優雅、溫馨的裝潢特色,簡約風格的賣場設計、輕柔的音樂、整齊有序的深茶色書櫃,無不創造出充滿人文藝術氣質的閱讀氛圍,令人步入誠品書店,就不自覺地輕聲細語、放慢腳步。
許多台北愛書人喜歡悠遊在書香與咖啡香中“挖寶” 。進門處是新書平台桌,下沉區是美饌風尚(B1)、藝術和人文(B2)、風尚G等內容的流行雜誌與藝術設計書籍;爬兩級階梯,是文學書;再拐個彎,是電影與攝影書籍。每年,誠品還舉辦約500場演講與展覽。
自1999年3月起,麵積約1653平方米的誠品敦南總店將營業時間開放為24小時,並且提出“閱讀零時差,知識不打烊”的口號,提供“夜貓族”們“看書到天亮”的閱讀特權。從而使一家單純的書店變成不容錯過的文化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