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台灣離島Taiwan Lidao Tor(3)(1 / 2)

金門貢糖

貢糖是另一項著名的金門特產,也是每個到金門旅遊的遊客必帶的送禮佳品。已有400年曆史的金門貢糖以前是專門進貢皇帝的,後來在金門發揚光大,其主要原料是又小又香的金門花生,經烘焙再混以麥芽糖搗碎,經過重複拍打碾壓,酥脆而不黏牙,甜度適中,老少鹹宜。貢糖口味多種,最受歡迎的是竹葉貢糖跟豬腳貢糖,竹葉貢糖因過去是用竹葉包裹,故有此名稱,吃起來酥酥脆脆;豬腳貢糖則是形狀像豬腳,外圈Q彈、內圈酥軟,十分地有嚼勁。近年來,金門許多貢糖店不斷研發新口味貢糖,芝麻、香酥等也是不錯的選擇……在試吃品嚐當中,店家也會貼心地奉茶給你,有興趣的,也可前往貢糖工廠觀看,並試吃。陳金福號貢糖、聖祖貢糖都是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幾乎在所有特產店都可買到。

金門菜刀

到金門去,必定有人帶你去參觀“金門菜刀”的製作過程,或者是“金合利”,或者是“金永利”,這兩家製刀廠都是以炮彈製刀而名聞金門的。到這些製刀廠去參觀,老板都會帶你去看製刀過程,原來,金門菜刀刀刃鋒利,使用上不需花太多氣力,且十分輕便耐用;最重要的是,它是經過戰火洗禮、物盡其用的曆史產物,由於這一特殊意義,使得金門菜刀聞名遐邇。為了讓炮彈刀更受歡迎,商家現在還研發出切肉刀、柴刀、收藏刀、萬用刀等各式品種,買後記得托運。

金門風獅爺

金門地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風力較強。風獅爺在金門到處都有,多在各村落的當風路口,麵朝東北,剛好與金門最盛行且最強勁的東北風相對峙,民間視為村落的守護神用它來“鎮風止煞,祈祥求福”。如今,風獅爺已成為今日金門的象征之一,也是金門特有的人文景觀。風獅爺多為石雕,一般為圓眼凸出,鼾頭寬闊的獅子鼾,齜咧大嘴,甚至與頭等寬,露出尖銳的牙齒,有的嘴角誇大成二凹洞,這是較顯著的共同特征。現在也被製成旅遊工藝品,由於形態各異、色彩絢爛、頗富地方趣味,如果需要送朋友的話,也是不錯的選擇,一隻小風獅爺才10元人民幣,多買還可以講價……

金門一條根

一條根產於台灣金門珠山村,又名千斤拔,是金門當地的藥草,可製作成茶飲、貼膏、補酒, 是金門人日常生活必備的良方。金門王大夫一條根藥行製作的藥膏、藥酒、酸痛貼布等可治療風濕、酸痛、肩周炎、跌打損傷、肌肉疼痛、神經痛等……也是金門的重點伴手禮之一。

金門牛肉幹

金門牛肉幹特選金門黃牛,以70%金門酒廠酒糟及特殊飼料配方有機肥飼養,為求最佳肉質,每隻牛長到30個月即屠宰,溫體立即加工,保持牛肉新鮮度及最佳口感。吃金門高粱酒糟飼料長大的黃牛,脂肪可透入瘦肉中,形成如大理石花紋、油花分布均勻的肉質。不僅是當地的金門人,就連外地來的也可說是人手一包呢。

金門高粱醋

由高粱釀製而成的高粱醋,風味獨特,是值得一試的金門特產。少了市麵上米醋釀製的強烈醋酸,在口感和滋味上清爽芳香,更顯迷人,可以佐色拉,夏天裏當做清爽飲料,也能當做日式火鍋蘸醬。

傳統在金門

金門先民多是從閩南渡海而來,不僅沿襲了我國南方特別盛行的民間節俗,也形成了獨具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動,較重要的民間節慶祭典有:“宗祠祭祖”、“宮廟聖誕”、“迎城隍”、“七月普度”等。

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金門都要舉行最盛大的廟會慶典“迎城隍”民俗活動,各種文藝陣頭如大鑼、托燈、大旗、大鼓吹、香擔、十音、南管、涼傘、神轎、粉閣、化妝車、舞龍舞獅隊等,臨場競技,人山人海,也帶來了交通、旅館、商店、餐飲的繁忙。此外,“宗祠祭祖”這個常年持續進行的活動,除了標示宗族意識外,也具備了更深厚的文化意涵。

悠遊在金門

金門旅遊主要以古民居旅遊和戰地旅遊為主。由於曆史的原因,金門過去曾處於半封閉的戰地,島上沒有繁華的街道、高聳的樓房、熱鬧的社區,也沒有夜市和太多的夜間活動;但綠意盎然的島上空氣清新,道路平坦,街道幹淨,還有潔淨的海灘,蔚藍的海水,發育良好的岩岸、沙岸,海岸景觀豐富多變,從古崗到尚義這一段海域,經常吸引觀光客戲水遊泳或撿拾貝殼、牡蠣。

金門島總長335千米,坐車大約1小時40分鍾即可大致全覽。

在金門旅遊,租輛自行車或隨性漫步閑逛,在夕陽照耀下迎著徐徐海風,都是最好不過的享受了。

模範街

模範街是金門著名的老街,有32間單圈連廊式的洋樓店屋,橫、直街呈丁字形排列,具有日本大正時代的建築風格。老街上最大的看點是,午後的陽光映照在造型整齊、色調一致的老街上,藍天、陽光與紅磚相輝映,既古韻又很鮮活。

邱良功母節孝坊

邱良功母節孝坊矗立於金門鎮東門裏靈濟寺旁市街當中,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已有180年曆史,是邱良功任浙江提督時為守節逾時28年的寡母旌表所建的牌坊。邱良功出生35天後即父親去世,仰賴寡母撫養長大成人,因剿滅大海盜蔡牽有功勞,母以子貴,同被皇恩加賜。牌坊是一座四柱三重樓之石造牌坊,石材均為上泉州花崗石(俗稱泉州白)和墨綠的青鬥石牌坊的造型雄偉精致,柱身上刻有楹聯,敘述著邱良功和母親的節孝事跡,是台閩地區現存牌坊中最壯觀的一座,柱子前後共立有四對雄雌的石獅,似守護神。在頂簷豎刻有“聖旨”、橫刻“欽旌節孝”四字的石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