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佩孚檄調馮玉祥援直,戰勝後,遂留馮坐鎮洛、鄭,以防趙之反側。但趙與馮因截稅款一事,兩下已有嫌隙,況吳又有去趙之心,趙亦明知不能相容,結果隻得讓位,還不足蔽其辜,又下令通緝,遂任馮玉祥為豫督,劉鎮華遂坐升陝督。則直係勢力日增,地盤也擴大了。遂一意注重軍事,聞奉張誌在訓練,意存報複,恐秋高馬肥,叩榆關內犯,故力主軍隊集中京漢路線,作為準備。
且說張作霖自戰敗後,臥薪嚐膽,生聚訓練,而以勾踐自擬,意圖報複。心想欲要報複。非用離間惰兵之計不可,於是派吉林印花稅處處長李壯飛持函赴保定修好,曹亦令團符麟持函赴沈陽報聘。張非常優待,同時又令其子學良潛至天津,謁省長王孝伯,求其向吳疏通,勸吳勿要過逼,免得再起戰禍,並乞代懇曹使,令吳勿再相逼。王即密電保洛,謂奉張經此一敗,精華已損大半,若再相逼,難免致成困獸猶鬥之虞。吳亦即時答電,謂:“此是奉張懈我軍心之計,我當時本欲乘勝搗巢,曹使疑我有二心,力主適中而止。我當時誌氣灰頹,遂離保返洛,對於曹使,所有舉動,格外反對。況中國大局,多半未定,又勸左右勿輕動,諸事總要見機,不可性急,否則政客頻來,難以對付。”並電曹使,謂:“奉張時各事已定,現正利用我內部有事之時,他先得手,此是進一步離間惰軍之計,願孝伯為我謹陳於曹帥之前,凡事注重,望勿輕易為人所愚。”王達曹,曹聞之,恍然大悟。遂以榆關防務,全權責成吳使,自己仍假意與奉張晉接。吳受此任後,乘張福來由嶽州來、孫嶽自滬來之時,遂電召各將校並諸代表等,開一聯席會議。對於榆關防範,如何辦法,倘奉不來最妙,如奉來攻,總要首尾相應,犄角相恃,不致為他所乘,就算具體了。
且說張作霖本欲派人前來,聯絡保曹,間疏洛吳,不料又為洛吳窺破,致電曹使,曹使覺悟過來,即將榆關防務,專任洛吳。
心想此計未成,還從根本上設施,遂將左右新舊兩派將校加意挑選,推其子少帥學良為領袖。自己就親赴綏中彰武、錦西一帶視察軍隊。每視一軍,即作簡便演說,雲:“我起初目的,本為力謀統一,以望同胞等享自由幸福,而直派曹銳,一則迎我入關,二則逼我退兵,三則我退之時,又加以襲擊,使我失信於三省諸父老子弟,此則諸位所共聞見也。況當時本徐總統在位,自己欲得保全地位,先誘我入關,繼而又令直軍將我邀擊,哪知結果倒未保得地位,終為直係推翻。及至今日,黎總統乃是我們公認的,今又欲將黎氏推翻,自己立為總統,你們想豈不全體掃淨嗎?則我將欲與之周旋,就是戰剩至我一人,亦所不惜。我現在不得不為之準備,一為我們表示人格,並掃除誤會,也使國人知他們邀我奉軍,為爭總統而設,縱然失敗,教國民知道我非為地位的,實則為謀統一,則最後之五分鍾,到底看屬哪個。”
前日佩孚檄調馮玉祥援直,戰勝後,遂留馮坐鎮洛、鄭,以防趙之反側。但趙與馮因截稅款一事,兩下已有嫌隙,況吳又有去趙之心,趙亦明知不能相容,結果隻得讓位,還不足蔽其辜,又下令通緝,遂任馮玉祥為豫督,劉鎮華遂坐升陝督。則直係勢力日增,地盤也擴大了。遂一意注重軍事,聞奉張誌在訓練,意存報複,恐秋高馬肥,叩榆關內犯,故力主軍隊集中京漢路線,作為準備。
且說張作霖自戰敗後,臥薪嚐膽,生聚訓練,而以勾踐自擬,意圖報複。心想欲要報複。非用離間惰兵之計不可,於是派吉林印花稅處處長李壯飛持函赴保定修好,曹亦令團符麟持函赴沈陽報聘。張非常優待,同時又令其子學良潛至天津,謁省長王孝伯,求其向吳疏通,勸吳勿要過逼,免得再起戰禍,並乞代懇曹使,令吳勿再相逼。王即密電保洛,謂奉張經此一敗,精華已損大半,若再相逼,難免致成困獸猶鬥之虞。吳亦即時答電,謂:“此是奉張懈我軍心之計,我當時本欲乘勝搗巢,曹使疑我有二心,力主適中而止。我當時誌氣灰頹,遂離保返洛,對於曹使,所有舉動,格外反對。況中國大局,多半未定,又勸左右勿輕動,諸事總要見機,不可性急,否則政客頻來,難以對付。”並電曹使,謂:“奉張時各事已定,現正利用我內部有事之時,他先得手,此是進一步離間惰軍之計,願孝伯為我謹陳於曹帥之前,凡事注重,望勿輕易為人所愚。”王達曹,曹聞之,恍然大悟。遂以榆關防務,全權責成吳使,自己仍假意與奉張晉接。吳受此任後,乘張福來由嶽州來、孫嶽自滬來之時,遂電召各將校並諸代表等,開一聯席會議。對於榆關防範,如何辦法,倘奉不來最妙,如奉來攻,總要首尾相應,犄角相恃,不致為他所乘,就算具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