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作別回營,就傳令放炮,拔寨起行。來到關前,哪曉花萬年的兒子花榮、花貴把關,不肯開關。守信取了兩個銅錘在那裏同花榮、花貴爭鬧。不道他的家將報道:“花爺,兩位公子同那呼家在那裏鬧哩。”花總兵聽了,急忙到關,便道:“畜生,你在此做什麼?”花榮、花貴道:“孩兒奉了爹爹將令在關把守,那呼家到來叫關,孩兒不肯開,他說不開就要打進關來了。”花爺道:
“那呼家叫關,就該稟令,哪有爭鬧的道理?”
延慶正在關前喧嚷,花爺道:“你呼家將既奉旨進京,有什麼憑證?”延慶道:“怎麼沒有憑證?”就把這劄符展開,說道:“花將軍請看。”花爺道:“既有憑證,且開了關放他過去。”那關上過了十多萬番兵,延慶拿這劄符送來與驗,花爺正接過手來展開,要看這劄符,恰好瑞蓮走來問道:“爹爹,你看什麼?”花爺道:
“看那呼家將的劄符。”瑞蓮道:“爹爹,隻怕就是女兒求了令箭放他過去的。”花爺道:“不錯,俺倒忘了。”延慶道:“這位是誰?”花爺道:“這是俺的小女。”延慶走來稱謝。瑞蓮道:“你我都是將家兒女,誰不憐誰,何必稱謝?”
花爺聽那“誰不憐誰”的話,想了一會,便道:“是了,講那都是將家兒女,誰不憐誰?”花爺又道:“小將軍,俺瑞蓮女兒的性子最是剛烈,不道那年小將軍到來,俺女兒請了令箭,放小將軍過關去,足見她的智勇倒也不差。俺想將小女配與小將軍,小將軍意下如何?”延慶假意推辭,花爺道:“小將軍,你想‘誰不憐誰,這句話,請令放關,隻此兩端,可知天遣奇偶,推辭他做什麼?”花爺便吩咐備下花燭,請將軍同瑞蓮成親,延慶同瑞蓮完了百年姻眷。
一日,延慶道:“小婿承嶽父大恩,隻好日後圖報。”花爺道:
“兒女至親,何說圖報?”那家將道:“啟上將軍,那呼家將的番兵都過去了。”延慶聽說,便道:“嶽丈請上,小婿就此拜別。”瑞蓮在旁,也就跪下說道:“女兒亦同丈夫前去了。”花爺道:“女兒同去極是,但路上須耐個性兒,凡事稟命翁姑,不可擅自作主。”瑞蓮道:“爹爹,這些女兒都知道。”延慶同了瑞蓮就上馬飛行。
不日,來到大營,見了翁姑,延慶把這成親的話說了,守勇吩咐擺宴,一家骨肉相見完畢。談談說說,不道天色已明。中軍道:“稟上將軍,前麵已到飛石關了。”守勇道:“快去叫關。”那中軍道:“俺呼家將到此,你們還不快些開關?”龐龍虎道:“你這反賊來了麼?俺正要拿你!”
龍虎立刻發令,傳集二十四員虎將,一萬二千銳利的精兵。龐龍虎道:“眾將官,馬上放炮開關,殺上前去!”眾將道:“得令!”
即忙放了三個大炮,那關已開了。龍虎領了二十四員虎將、一萬二千精兵,一齊殺出關來,罵道:“呼家將!你這反賊,你祖宗這般威風,那樣厲害,可逃得過俺家的手麼?”守勇聽了大怒,罵道:
“你這奸賊,還不下馬受死?”龍虎同了眾虎將,一齊殺將過來,誰曉延慶、延龍、延豹、齊月娥、齊雄、花瑞蓮接住大戰。可憐龐龍虎被呼家將殺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那二十四員虎將,倒死了二十多個,龐龍虎的首級被那花瑞蓮挑起槍頭,殺得眾將官片甲全無。守勇就吩咐:“不必紮營了,我們就此殺到雞鳴關去。”
呼家將一路行來,卻是威風凜凜,神鬼皆驚。延慶道:“爹爹,我們一直殺上雞鳴關去!”守勇就令眾將官:“我們殺上關去!”大小三軍奉了將令,領兵殺到關前。守關的家將一看,急忙稟報說道:“三將軍,不好了!呼家將已在關前,就要殺進關來了。”雞鳴關總兵龐毛虎便道:“這反賊,俺正要尋他,他倒送上門來了。”
就傳了三軍,吩咐快去提兵,一齊殺出關去,擒這反賊。
中軍飛奔到營,挑了三千人馬,來到關口,毛虎看見軍兵齊到,立刻放炮開關。誰想那呼家將聽得放炮開關,呼延慶就殺進關來。龐毛虎又氣又怕,隻得挺槍迎戰。延慶詐敗,毛虎以為他敗走,罵道:“反賊,你想逃往哪裏去?還不快快下馬受縛!”毛虎飛追下去,延慶回轉馬來,挺槍直刺,毛虎恰好閃開,延慶又是一槍戳來,毛虎急忙架住,延慶撥槍又戳過來,正中了他的咽喉,一交跌下馬來。延慶用的是一杆勾鐮槍,可憐這毛虎,被延慶的槍勾住了咽喉,拖得那手也沒有了,腳也不見了,就是那毛虎的頭,也不知拖掉在哪裏了。
呼延慶回了營寨,把這戰鬥的事說了一遍。守勇、守信聽了便道:“如今關隘都打通了,我們趕路去罷。”中軍急忙吩咐大小三軍,聽老將軍命令,作速趕行前去。眾將官道:“得令!”卻教:
數年馬上不離鞍,今日乘風過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