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火燒明堂夢成灰(1)(1 / 2)

很快熊熊大火照得整個洛陽上空紅光滿麵,武則天悄無聲息地來到太平公主的身邊,吃驚地注視著眼前這一幕,嘴裏念叨:“如此大火,簡直是暴殄天物啊,不亞於當年項羽的那把火啊!薛懷義啊薛懷義,朕殺你一百次一千次也不夠,你這個匹夫……”

卻說這薛懷義,自從上次被武則天痛打之後,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這一切對他來說都太殘酷了,身體上的傷痛還好治療,他本身就是個郎中,但心裏的創傷卻無法醫治。

他已經徹底明白武則天那顆心已不屬於自己,麵對情場失意和政治失勢的雙重打擊,薛懷義不甘心就這麼低頭認輸。麵對困境,反抗和掙紮是人的本能。

要反抗首先必須找一個突破口,薛懷義也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太平公主野心不小,加上曾經跟太平公主有過一段故事。他寄希望於能夠說動太平公主,發動一場政變,推翻武則天,將太平公主扶上皇位,自己成為太平公主的男寵兼丞相,這是一個相當完美的設想。在當時的情況下,也隻有太平公主具備這個勢力。

要政變難免需要一幫人馬,太平公主雖然地位尊寵,但手中卻無兵可用,自己在白馬寺裏正好可以訓練一幫武僧。武則天最信任的人是太平公主,隻要太平公主跟自己合作,到時裏應外合,一定能推翻武則天。

一個出力,一個出關係,看上去是一個天衣無縫的設想。薛懷義從各種渠道得知,太平公主跟夫君武攸暨的關係不是很好,他決定利用這個空隙,重獲太平公主的歡心,然後再一步步地引導她參與自己的計劃之中。

這些天,薛懷義招兵買馬,糾集了上千個武僧,把白馬寺當成練兵場。對此,武則天也是知道的,但是她絲毫沒有往政變那方麵想。薛懷義曾經幾次帶兵出征,她以為這不過是他孤獨苦悶時需要發泄的一個方式。

想到這點,武則天覺得是有些對不住他,再想起他以前的種種好處,竟產生了複合之意,宣他進宮。沒想到,薛懷義居然稱病不去。

武則天心想,薛懷義生氣了,生氣倒也正常,由他去吧,慢慢他就會想通的。

薛懷義是不可能會想通的,因為他已經把自己定為一個受害者的角色。

當然,薛懷義不確定太平公主會有什麼反應,所以絕不能貿然就跟她說政變的事情。這種事情最好是先從枕邊吹風。

薛懷義好久沒有跟太平公主聯係了,得找一個由頭。三天後剛好是薛紹的忌日,薛懷義讓人去找太平公主,讓她三天後來白馬寺做法事。

太平公主一聽,就知道薛懷義找自己有事。她沒有拒絕,想看看薛懷義究竟打的是什麼算盤。

薛懷義借著薛紹的忌日見太平公主,用意深遠,他自是想提醒太平公主,殺害薛紹的凶手是武則天。

這天,白馬寺裏眾僧早早就準備好,太平公主一行人來了以後。一個迎客僧就走過去對她低語:“方丈師兄在廂房裏等你。”

太平公主走進房裏,隻見薛懷義麵帶憂鬱地望著她。

薛懷義低沉地說:“公主,今天是薛兄的忌日,薛兄死得冤枉,本座為他惋惜。”

太平公主心想你上次被母皇打了一頓,肯定是心懷不滿,想要挑撥離間,說道:“薛大師找我來莫非就是說這些?”

“不瞞公主說,薛某確實對當今皇上不滿,皇上篡奪了李唐江山,又將李氏子孫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公主也是姓李,難道不擔心有一天政權落入武家人的手中?”

“你到底想說什麼?”

“薛某明人不說暗話,公主如果想光複李唐,隨時使喚薛某就是。”

太平公主故意頓了頓,說:“使喚你,你一個和尚能有什麼用?”

薛懷義眼裏露出凶光:“和尚有和尚的用處,皇上上次還召見我,如果公主想取而代之,我們是有機會的。”

太平公主冷笑一聲:“你活得不耐煩了,多少人死在母皇的手中,你要死我不阻止,別拉我來墊底。”

薛懷義忽然走上去,緊緊攥住太平公主的手,瘋狂地說:“公主,在權力鬥爭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皇上想立武承嗣為太子,這是全洛陽人都知道的。試想,如果武承嗣當上了皇帝,他能放過你這個竟爭對手嗎?再說了薛紹就是武承嗣害死的,他一掌權,必定對你趕盡殺絕。隻怕那時候遭殃的不隻是公主,所有的姓李的都難逃一劫。武皇後畢竟是高宗的結發妻子,對李唐後人還有一絲恩情,那武承嗣可是連半點感情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