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顯的政策實施時,朝堂之上炸開了鍋,功臣們人人自危。功成身退是古訓,功成身不退就是文種和韓信那樣的下場。但這幫功臣全都是入世派,你讓他們放棄手中的權力,比要了他們的命還難受。他們繼續重複著長孫無忌的老路,決定和皇帝皇後展開一場大戰。
看到母後坐到朝堂上麵,李顯最寵愛的女兒安樂公主也不安分,她跑到李顯麵前撒嬌:“父皇啊,你太偏心了,對母後那麼好,把女兒忘了。”
“父皇還偏心?從小你要什麼父皇就給什麼,你的兄弟姐妹誰有你得到的寵愛多。”
“父皇啊,你要是真愛女兒,就封女兒為皇太女吧!”
李顯有些生氣:“你也太胡鬧了吧!”
“女兒才不胡鬧了,既然當年祖母可以當皇帝,女兒為什麼就不能當皇帝呢?父皇將來可以傳位於女兒啊!”
李顯:“不行,父皇已經讓你母後臨朝了,再立你為皇太女,朝廷上下還不翻天。”
“哼,我就知道父皇不愛女兒,以後女兒再也不理父皇了。”
李顯正在批閱奏章,也懶得理安樂公主。
安樂公主走了幾步又回頭:“父皇,你真的不理女兒了?”
“安樂,你是父皇最寵愛的公主,也許是父皇把你寵壞了,你竟把政治當兒戲。”
“你還不是一樣,你讓母後臨朝為什麼就不可以封女兒為皇太女。”
“父皇讓你母後臨朝是有目的的,你來胡鬧就是跟父皇唱對台戲。”最後,李顯軟了下來,“就算你要父皇封你為皇太女,現在也不是時候啊!”
安樂公主拉著李顯的手撒嬌:“那如果時機到了父皇就封女兒嗎?”
李顯為了打發她,說:“好好好,時機到了,父皇一定滿足你的心願。”
太平公主看到皇權在擴張,心底升起一陣強烈的不安全感,看到李顯與武家聯合,她更加感到大事不妙。現在連上官婉兒也站在李顯那邊,太平公主感到自己空前孤立,相王李旦又百事不問。太平公主感到很煩躁,忽然腦子裏閃現一個念頭,何不去上陽宮找母後呢!或許母後能夠給自己指點迷津呢!
去上陽宮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想法,這等於是在公開和李顯叫板。武則天是不可能複出的,那幫大臣還在那裏,根本不允許武則天複出。再說武則天已經八十二歲了,歲月不饒人。
太平公主於是驅車趕往洛陽,到了上陽宮後,她發現母後已變成了一個半瘋半傻的女人,對著女婢們大喊大叫:“是你們害死了我的昌宗和易之,是你們害死的,昌宗啊,你在哪裏?”
看到母親這樣子,太平公主有些心疼,她讓下人們都退下。
這個曾經最寵愛自己的母親居然對自己的出現視而不見,嘴裏還不斷地叫著:“把昌宗還給我。”
太平公主用手掌在母親麵前晃了晃,說:“母後,你還在想張昌宗那個敗類?”
武則天似乎醒悟過來:“你是太平?”
太平公主:“是女兒啊!”
武則天:“你也是凶手?”
太平公主:“忘了那兩個人吧,滿朝都討厭他們。”
武則天頭腦逐漸變清醒了,悲哀地說:“你以為母皇容易啊,一個女人統治著一個龐大帝國,下麵卻全是反對我的人,連你也不例外,別以為母皇不知道。母皇知道,誰也不能信任,自始至終,隻有二張兄弟對我不離不棄。他們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我,到最後還因我而死,我能忘記他們嗎?”
太平公主來這裏可不是想聽母親懷舊,何況她懷舊的那個人曾經也是自己的人,最後自己又參與到殺害他們的過程。這種關係想起來都讓人崩潰,剪不斷理還亂,最好就是不去回顧。
武則天現在已是一個孤獨的老人,喋喋不休地說道:“是朕錯了……”
太平公主心想你還把自己當朕啊!
“是朕錯了,當初不該篡唐,垂簾聽政就可以了,就算篡唐,也不應該改國號。現在想來,權力真是可怕,如果我安安分分當一個太後,說不定現在正跟兒孫們享受天倫之樂呢!太平啊,你千萬不要學母親啊!”
“母親何出此言?”
“你什麼都像我,我從你眼中看出了野心,千萬不要被野心蒙蔽,野心很容易讓人玩火自焚。”
太平心想,你教訓別人倒是輕鬆,自己又是怎麼做的呢?風光一輩子了,你倒好,我卻正當盛年,再怎麼說也得拚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