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半路殺出李隆基(2)(1 / 3)

看看韋後的部署,我們發現這個女人並不蠢。她首先派五百羽林軍將長子李重福的府邸包圍起來,日夜監視,防止他興風作浪。接著,韋後派遣兩個心腹宰相到洛陽穩定人心,以保證洛陽和長安的旗幟相同,齊頭並進。

當然,韋後最擔心的還是李唐王室造反,要防止李唐王室造反,最關鍵的是籠絡住相王。雖然取消了相王的攝政權,韋後決定還是給相王一些甜頭,相王已經位極人臣,給他封再多的賞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何況國家也拿不出更多的封賞了。爵位無法再提高,封地也不能再增加,不代表就沒有提升的空間。韋後決定封李旦為太尉,太尉是個一品大官,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韋後還封李旦的兒子李成器為宋王,一家出兩個親王,韋後覺得李旦應該滿足了。

韋後的這些做法讓婉兒刮目相看,以前她覺得韋後就一個誌大才疏還淫蕩無極的女人,現在她發現這女人真的有幾把刷子,婉兒動搖了:或許投靠韋後並不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韋後的手段遠不止此,為了保證政權平穩過渡,她還將朝政控製在自己手中,宰相團的人大多數是韋後的支持者。

上官婉兒適時提出:“皇後,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將軍權牢牢控製,讓軍隊嚴密防守京城。”

韋後笑道:“婉兒聰明,跟哀家想到一塊兒去了。”

唐朝的軍隊分為府軍和禁軍,府軍是民兵,由各地的民夫組成,禁軍是職業軍隊,長期駐紮在京城。韋後先召集五萬府兵到長安城集合,然後讓自己娘家兩個侄子掌控這支府軍。唐朝的禁軍分為兩支,一支叫飛騎,一支叫萬騎,這兩支軍隊又分為左右兩支,所以禁軍實際上有四支。韋後將四個親信安插到禁軍裏,讓他們統領這四支禁軍,其中有安樂公主的丈夫武延秀。

完成這一切後,韋後還任命自己堂兄韋溫為總知內外兵馬,此時,大唐的軍權完全操控在韋後的手中。所以,我們對李隆基後來能過五關斬六將誅殺韋後一黨感到不可理解,然而我們真正地了解了其中過程會發現這一切其實是情理之中。韋後根基太淺,既沒有立功,也沒有立德,勉強支撐起來的政權很容易垮塌。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韋後才昭告天下:“我老公李顯不幸因病去世,他留下一份遺囑,立幼子李重茂為太子,讓我這個太後臨朝稱製,從此以後軍國大事由我一個人說了算。”

我們隻是把韋後的意思翻譯一下,這意思很明顯了:老娘就是第二個武則天,你們誰不服,老娘就捏死你。

太平公主這邊可暴躁了,太平公主把房子裏的瓷器到處亂摔,破口大罵:“賤人,這個賤人,她想篡奪我大唐江山,沒門,沒門啊……”

文壇才子崔湜安慰她:“公主,稍安勿躁,於今之計,要想阻止韋氏篡唐之事發生,公主必須立刻跟相王聯手,隻要公主和相王打出興複李唐的口號,相信天下會雲集響應啊!”

崔湜遞過去一杯茶,太平公主喝了一口,說道:“長安城已經被韋後這個賤人控製了,你讓我去找相王這不是授人以柄嗎?相王的目標太大,不到萬不得已,我們千萬不可去找相王。而且相王膽小怕事,你讓他政變或造反,他也未必答應,最多會給予一些精神上的支持。”

崔湜:“那怎麼辦呢?”

太平公主搖了搖頭:“我也沒有良策,雖然我知道現在是撼動韋氏最好的時候,一旦她站穩腳跟,我們將永無出頭之日。不過,她已經控製了整個軍政係統,我實在找不到與她們抗衡的手段。”

崔湜也跺腳:“是啊,公主勢力雖然也不小,但高層基本上被韋後壟斷,最要命的是韋後控製了大唐的軍隊。我們是不是可以從軍隊的策反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