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峰回路轉真是難測啊!
前一刻還是萬人豔羨的將軍千金,下一刻便變成了惡疾纏身的棄婦。
看來,地位權勢這東西,在命運麵前,實在不值一提。
就在民間百姓對於這件變故叢生的婚事多有哀歎的時候,關於李毅的消息也終於有了著落。
雲痕經過連日查探,發現李毅一早便被李牧調離了京城,派到天高皇帝遠,鳥不拉屎的地方駐守去了,除了行動受到嚴密監視,人身安全暫時無虞。
想來是李牧是打算以李毅牽製李樂央,準備達成目的之後再下手除去他。
於是,慕芸萱立即行動。
第二天,朝堂上便頒布了百裏浚成為太子之後,下的第一封人事調令。
調令中對李毅的將帥之才大加讚賞,並著其即日回京,赴任正三品飛衛將軍。
從一個默默無聞,連品級都沒有的副將,一躍成為正三品銜的將軍,這可稱得上是大曆開朝以來最快的晉升速度了。
用“平步青雲”四個字都不足以形容其萬一,簡直就是“一步登天”。
而這紙調令在朝堂上引起的震動也可想而知,尤其李牧。
他萬萬沒想到,眼前這個節骨眼上,居然又出了這麼一樁火上澆油的事。
如今李樂央身有惡疾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與劉侍郎家的親事沒了,想要飛上枝頭的美夢也就此碎了。
偏偏這個時候,李毅回來了,還一下子就是正三品!
在官場浸淫許久練出的直覺告訴他,這些事發生的時間點太過湊巧,中間必然存在著一些微妙的聯係。
又或者,根本是有人在背後操縱!
但還不等他想清楚這其中的盤根錯節,隨著調令的發出,李毅的名字很快便家喻戶曉。
人人皆對這位即將上任的飛衛將軍好奇的很,尤其那些未出閣的女子們,一聽說這為“小李將軍”正值壯年,又未曾婚配,一個個心神向往的很。
轉眼間,李毅已然成為許多京中女子趨之若鶩的新目標。
當然了,不用說,這一切皆出自慕芸萱的手筆。
從賜婚的聖旨發下來的那一刻開始,她就料到了必定有人千方百計要阻止這門婚事。
雖然這個人居然是李樂央自己令她稍稍吃了一驚。
但道理都是一樣的,想要毀掉這門禦賜的婚事,就必須有一個非毀不可的強大理由。
眾所周知,在七出之條中有“惡疾”一條。
有祖宗千百年來傳下來的人倫道德的規條在那裏。
若女方在婚前生了惡疾,當權者明知此事還以勢壓人,非要威逼男方成婚,那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必然下滑。
要換在別的時候還可以,可如今隨著百裏珩的病情加重,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為了給百裏浚鋪路,他肯定不會任由此事發生。
故而隻要劉侍郎那邊死活不願娶,理由又正當,百裏珩無論如何也會答應的。
所以,慕芸萱從一開始就買通了太醫和那些被李家請去診脈的大夫,胡亂為李樂央編出了一個所謂的“惡疾”。
好在想要憑空往人身體裏種個病症很難,想要買通幾個大夫實在很容易。
雖然這中間花去不少真金白銀,讓慕芸萱頗為心疼,但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統統都不是問題。
於是,事情按照她的計劃發展的很順利。
而在李毅的下落明確之後,慕芸萱立即親筆寫了一封推薦信,信中不斷誇讚李毅是難得一見的將才,還搬出了樂安公主,言公主生前極為欣賞李毅,曾多次有意提拔,但奈何身體狀況堪憂,無法,隻能使人才屈居低位,如今公主薨逝,她作為公主的侄女,當為公主完成心願。
最後還不忘加上哀哀切切的請求,叫人頗感其中真情。
這封推薦信後來在朝堂上被當眾宣念了出來。
自然這也是慕芸萱故意的。
她說李毅是將才,或許無人相信,但樂安公主有“女諸葛”的名號在前,再加上斯人已逝,死者為大,隻要她說李毅是將才,那就無人敢不信。
這也是為什麼,那紙調令發出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人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