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過去了,媽媽當時嘮叨的話我一句也沒記住,但是爸爸的話卻一直在我的心頭閃光,激勵著我前進,還教會了我在遭遇坎坷時積極地看待問題。
有了那次頓悟,想到了小時候爸爸的話,我之後在和甜甜相處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改變自己:在一些生活瑣事上,會刻意放下,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大的事情上,照顧甜甜最核心的需求,比如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對長輩和他人的關愛等,而不是在瑣碎的事情上反複要求她怎樣。
作為女孩的媽媽,我們要讓自己學會等待。很多媽媽都有著這樣的心理:自己說出去的話,會希望女孩立刻執行;提出了一個目標,會希望女孩馬上行動起來。有這種想法的媽媽並沒有考慮到女孩的心智和能力還沒有達到我們希望的程度,女孩的想法和我們的想法其實還沒有同步。
甜甜有時候答應我做某件事情後,會比較拖拉。比如,早晨起床,我催促第一遍的時候,她答應得會很爽快,但是幾分鍾以後,她還在床上磨蹭。這個時候我不會再說第二遍,而是會慢慢地等待,讓她自己意識到起床的必要性,因為我知道,這個時候說第二遍、第三遍的話,效果微乎其微。
在甜甜的成長過程中,我漸漸摸索出一個克製自己嘮叨的好方法——隻說一遍。生活中,一些小事情我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如有什麼比較重要的事情,我會選擇適當的時機,然後再和甜甜認真地溝通。為了引起她的注意力,我通常會明白地告訴她:“你要注意聽,媽媽的話隻說一遍。”之後我會突出比較重要的話,撿著有分量的部分說一遍,當然在語言上我會力圖做到精彩,這樣甜甜聽的時候才會全神貫注。我知道,嘮叨的語言大都是不動聽的,甚至是討人嫌的,很容易讓人產生不良情緒,次數多了,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讓母女成對手。
當然除了隻說一遍外,眼神交流也是一個避免嘮叨的有效方法。記得有段時間,甜甜書桌上的文具擺得比較亂,我說了幾次,她並沒放到心上。後來我想了一個方法:先幫她收拾一遍,然後神情比較嚴肅地注視她一會兒,讓她明白我已經做了示範,之後請你按照這樣的標準做好自己的事情。甜甜看到我的眼神之後,很驚奇,不敢和我長時間對視,主動將目光遊移到別處去了。我覺得她明白了我的意思,果然後來她再使用文具盒的時候,鉛筆、橡皮等都會及時收進去,也非常注意整理書桌了。
看到她如此,我便投去讚許的目光,她的眼神裏也蘊含了愉悅之情,我們相視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我快樂,甜甜也高興,這比我一遍又一遍嘮叨個不停的效果好很多。
所以在和女兒相處過程中,我們不需要嘮叨什麼,不然隻會將女兒變成對手,處處和我們作對。最好的方法是,時刻告訴自己莫要嘮叨,找到和女兒溝通最有效的方法,隻言片語,傳遞真心和實意,和她做朋友。
幾十年過去了,媽媽當時嘮叨的話我一句也沒記住,但是爸爸的話卻一直在我的心頭閃光,激勵著我前進,還教會了我在遭遇坎坷時積極地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