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快樂的(1 / 2)

那一刻我很欣慰,分享的種子已經在甜甜心中生根發芽了。

隨著開放教育時代的來臨,21世紀的孩子已經不能再像傳統教育下的孩子那樣,隻將功課做好就萬事大吉了,她們還必須在多元智能方麵有所成長。在我看來,分享則是諸多智能中需要盡早開啟的一種。

我在小區帶著甜甜玩耍的時候,曾經遇到過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小女孩和甜甜一般大,她的玩具車是絕對不允許別人碰的,不僅如此,那個小女孩見到別人手上的玩具就會搶奪,這讓小女孩的媽媽很頭疼,問我應該怎麼辦。

在我看來,女孩子之所以不懂得分享,並且表現出一定的攻擊性,家庭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現在很多家庭裏,孩子永遠都是中心,家裏的長輩圍在周圍,眾星捧月般溺愛,盡量滿足女孩的所有要求。於是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她漸漸養成了一種“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的自我中心意識,和別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也就不懂得分享了,而且還喜歡搶奪別人的東西。

有一次我帶著甜甜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剛到他們家的時候,朋友家的小女孩對我們很戒備,甜甜剛剛拿起她的一個小玩具,她就飛快地跑過來奪了過去。甜甜很懂事,並沒有因為小女孩奪了玩具而生氣,反而主動和小女孩親近,給她講故事,推她坐小車。朋友家的小女孩慢慢對甜甜大方起來,主動拿出了她的玩具和甜甜一起玩耍,朋友看到這個場景很驚訝,因為在平時,她女兒的玩具都是不允許他們觸碰的。由於甜甜的緣故,朋友女兒對我的戒備也鬆懈下來。我和她慢慢攀談,給她講故事,和她做遊戲,後來女孩將自己的玩具也放到了我的手中。看到這樣的情景,朋友更驚訝了,對我說,她從來沒見到女兒這麼大方過,這麼主動地跟別人分享她的玩具。我則趁機誇獎朋友家的小女孩“會分享”,我覺得假如能繼續讓小女孩從分享中體驗到愉悅,那麼她的占有欲望就會漸漸淡化,之後就不會“熱衷”於搶別人的東西了。

從教育學角度看,女孩學會分享,慢慢大方起來,是一個慢慢養成的習慣,假如家長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善於觀察和引導,那麼女孩學會分享的時間就會大大被縮短。

甜甜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婆婆,經常會這樣“取笑”我:“咱們家有一個小姑娘,還有一個‘大姑娘’,小姑娘是甜甜,‘大姑娘’嘛,就是你啊。”婆婆之所以將我歸類於“大姑娘”,不僅指我的身材比較嬌小,更因為我在家的時候,經常和甜甜“搶”東西,在女兒麵前“撒嬌”:假如甜甜手裏有我愛吃的零食,我會央求她分給我一些,有時還會追著甜甜“搶奪”。看著這樣的情景,婆婆總是挖苦我,她不明白我這個當媽的為什麼就不能讓著女兒點?

那一刻我很欣慰,分享的種子已經在甜甜心中生根發芽了。

隨著開放教育時代的來臨,21世紀的孩子已經不能再像傳統教育下的孩子那樣,隻將功課做好就萬事大吉了,她們還必須在多元智能方麵有所成長。在我看來,分享則是諸多智能中需要盡早開啟的一種。

我在小區帶著甜甜玩耍的時候,曾經遇到過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小女孩和甜甜一般大,她的玩具車是絕對不允許別人碰的,不僅如此,那個小女孩見到別人手上的玩具就會搶奪,這讓小女孩的媽媽很頭疼,問我應該怎麼辦。

在我看來,女孩子之所以不懂得分享,並且表現出一定的攻擊性,家庭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現在很多家庭裏,孩子永遠都是中心,家裏的長輩圍在周圍,眾星捧月般溺愛,盡量滿足女孩的所有要求。於是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她漸漸養成了一種“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的自我中心意識,和別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也就不懂得分享了,而且還喜歡搶奪別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