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還原與層層編程:以認知和社會認識為例(1 / 3)

我們的眼睛看到身體外部的對象,可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在視覺行為中出現的外部對象,是否隻是神經活動的本身而已呢?這種還原是遠遠不夠的。充分還原應該還原的所有層次是非常難的。除非經過很好的認知科學和演化論的訓練,想理解視覺怎麼回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Marr的Vision是經典中的經典)。

這就好比,看到一個電腦,怎麼理解它如何形成?一個從未學過電腦的人,是不可能逆向工程追溯因果的(rever engineering),不可能把電腦的各部分還原,自己從頭再組裝一個電腦。因為拆開零件之後,從零件開始,每一步向上疊加的部分都是很偶然產生的,其概率是組件存在的概率的乘積,非常之小。所以,把電腦丟給一億年前原始部落的人,他們是無法逆向工程,自己多層還原出一個電腦生產程序的。這給我們一個提示:在最外層看起來很普通且被我們熟識的東西,其實都是人類的奇跡。

在實在的多層還原中,每個層次都有每個層次的規則。到底中間有多少層次是不知道的,沒有一個預先的形而上的判別尺度。

假定人類看到了一個似乎處在高層的現象,想向下追溯各個形成它的層次。原則上、理論上,可以畫出中間應該有若幹層次。但是,在沒有足夠的研究之前,中間的層層疊疊是不定的,不能確定地畫出。而這些不確定也正是研究最難的環節。每一層的編程都有自己的潛在規則,其中有些規則來自物理學,有些來自化學,有些來自細胞機理,有些來自神經模式,有些來自神經模塊的組織,有些來自認知科學,有些來自演化和環境約束,等等。

反過來想,如果我們知道了第一層或者最底層,一層層往上推,可以推出最後的結果嗎?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每一個底層因素碰撞最後導致最近的上一層的結果,這純粹是偶然的,但一旦形成,就相對穩定地存在了。這種偶然在科學和哲學上叫emergence,突然就湧向於現實中。

推廣來說,如果人類個體就像這些神經元,可以在社會中自由碰撞自由組合,能不能預測十年後社會的重要組成呢?或者推斷一個局部的社會現象,例如10年後主要的電子產品呢?不能。因為這些都是事後追認的。誰也不知道社會上互相交流或者互動最後導致的結果是什麼。未來是原則上不可預測的。有的人猜的概率會大一些,但還是不能打包票的。這也是為什麼應該實行市場經濟而非計劃經濟的原因。計劃經濟試圖確定一個目標,要求所有人配合去完成;但這個目標本身也隻是多異質個體互動網絡的一個偏好和選擇,它是參與者,而不是決定者,它與其他個體偏好和目標的互動,能夠產生什麼結果,這是計劃者自己預計不到的。結果肯定是達不到目標。這樣的計劃經濟還給了某些製定規則的人一些口實,讓他們有尋租的機會,但肯定對達到他們所鼓吹的社會整體福利目標無益。

我們的眼睛看到身體外部的對象,可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在視覺行為中出現的外部對象,是否隻是神經活動的本身而已呢?這種還原是遠遠不夠的。充分還原應該還原的所有層次是非常難的。除非經過很好的認知科學和演化論的訓練,想理解視覺怎麼回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Marr的Vision是經典中的經典)。

這就好比,看到一個電腦,怎麼理解它如何形成?一個從未學過電腦的人,是不可能逆向工程追溯因果的(rever engineering),不可能把電腦的各部分還原,自己從頭再組裝一個電腦。因為拆開零件之後,從零件開始,每一步向上疊加的部分都是很偶然產生的,其概率是組件存在的概率的乘積,非常之小。所以,把電腦丟給一億年前原始部落的人,他們是無法逆向工程,自己多層還原出一個電腦生產程序的。這給我們一個提示:在最外層看起來很普通且被我們熟識的東西,其實都是人類的奇跡。

在實在的多層還原中,每個層次都有每個層次的規則。到底中間有多少層次是不知道的,沒有一個預先的形而上的判別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