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 / 3)

路過一家店鋪的時候朱佑樘雙眸溢出些在意,鬆開馬韁衝北宮遠一笑,轉了身一掀衣擺跨過店鋪門檻走進了店鋪。

北宮遠抬頭看看店鋪的名字“四寶閣”也彎了唇角扔了馬韁繩跨過門檻進入。

“四寶閣”顧名思義是賣文房四寶的,一進店鋪裏麵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副長寬一丈三的竹雕方麵,上麵雕著一首詩,李賀的《南園十三首》中的第五首: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朱佑樘看到竹雕上的詩後有些怔忪,反倒是北宮遠笑了起來轉頭對朱佑樘說:

“這家店主也是個妙人。”

朱佑樘隨即彎了眉眼:

“誰說不是呢。”

四寶閣的掌櫃看人神準,打北宮遠和朱佑樘一進門眼睛就黏在他們身上,聽到這裏也是笑著接話:

“讓客人見笑了,這竹雕是我們家的小少爺命人掛上去的。”說著從櫃台裏走出來,請北宮遠和朱佑樘坐下,又命人上了茶。

北宮遠不說話,朱佑樘替北宮遠詢問出聲:

“這買文房四寶的書齋反倒掛著這重武輕文的詩是為了什麼?”

掌櫃的笑笑:

“近年來沿海倭患日益嚴重,我們少爺有心參加武考去抗擊倭寇,卻被老爺攔下要他安心讀書考進士,少爺氣不過便在這書齋掛了著竹雕意在勸書生們出去建功立業。”

朱佑樘和北宮遠聽後兩人雙雙不語,國家重文輕武社會弊病所在,憑一個書生所做的微弱的努力根本不夠,除非國家肯下定決心調整。可這其中的艱難又怎麼是一般人能了解的。

掌櫃的察覺到氣氛的變化,趕緊拉回話題:

“兩位公子來小店是想買些什麼?”

朱佑樘站起身來拱拱手:

“隨便挑些平日用的。”說著眼睛便已經在店裏打量,在一欄貨架上看到了一捧卷軸,是當朝成化八年的狀元吳寬臨的王羲之《十七貼》,不由回頭看了眼正在注視他的北宮遠。

北宮遠一手王字寫的極好。

他第一次見到北宮遠的字時很是驚訝,沒想到一個身世並不好的江湖人居然寫的這麼好的字。

王字肆意靈動倒也是符合北宮遠的性情。

然後便是對北宮遠寫下的公文批示愛不釋手。

走到貨架邊取下卷軸,一邊展開一邊隨性對北宮遠說:

“北宮,你的字得王右軍八分。”

北宮遠的心頭一軟,朱佑樘的一句北宮讓他在北宮遠心中激起的漣漪越來越大,北宮遠眸中含了笑意薄唇微啟:

“可惜。”

朱佑樘點頭,卻不抬起:

“是可惜。”

北宮遠走到朱佑樘身後,朱佑樘感覺到北宮遠的靠近,眼角看到北宮遠棉白的衣擺和北宮遠腳上穿的淺麵布鞋,也不在意仍舊認真閱讀卷軸。

朱佑樘閱覽的卷軸是吳寬的摹本,雖說難得,卻也算不上珍貴。

北宮遠在朱佑樘身後站定,視線逐漸滑過朱佑樘白皙的脖頸,漂亮的耳垂,清俊的臉龐,眸色漸深,心中生出一絲由登頂山後山的無極泉中引出的渴望,他慢慢低頭在朱佑樘耳後低聲道:

路過一家店鋪的時候朱佑樘雙眸溢出些在意,鬆開馬韁衝北宮遠一笑,轉了身一掀衣擺跨過店鋪門檻走進了店鋪。

北宮遠抬頭看看店鋪的名字“四寶閣”也彎了唇角扔了馬韁繩跨過門檻進入。

“四寶閣”顧名思義是賣文房四寶的,一進店鋪裏麵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副長寬一丈三的竹雕方麵,上麵雕著一首詩,李賀的《南園十三首》中的第五首: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朱佑樘看到竹雕上的詩後有些怔忪,反倒是北宮遠笑了起來轉頭對朱佑樘說:

“這家店主也是個妙人。”

朱佑樘隨即彎了眉眼:

“誰說不是呢。”

四寶閣的掌櫃看人神準,打北宮遠和朱佑樘一進門眼睛就黏在他們身上,聽到這裏也是笑著接話:

“讓客人見笑了,這竹雕是我們家的小少爺命人掛上去的。”說著從櫃台裏走出來,請北宮遠和朱佑樘坐下,又命人上了茶。

北宮遠不說話,朱佑樘替北宮遠詢問出聲:

“這買文房四寶的書齋反倒掛著這重武輕文的詩是為了什麼?”

掌櫃的笑笑:

“近年來沿海倭患日益嚴重,我們少爺有心參加武考去抗擊倭寇,卻被老爺攔下要他安心讀書考進士,少爺氣不過便在這書齋掛了著竹雕意在勸書生們出去建功立業。”

朱佑樘和北宮遠聽後兩人雙雙不語,國家重文輕武社會弊病所在,憑一個書生所做的微弱的努力根本不夠,除非國家肯下定決心調整。可這其中的艱難又怎麼是一般人能了解的。

掌櫃的察覺到氣氛的變化,趕緊拉回話題:

“兩位公子來小店是想買些什麼?”

朱佑樘站起身來拱拱手:

“隨便挑些平日用的。”說著眼睛便已經在店裏打量,在一欄貨架上看到了一捧卷軸,是當朝成化八年的狀元吳寬臨的王羲之《十七貼》,不由回頭看了眼正在注視他的北宮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