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心,匠心(1 / 2)

時以微點頭,“但她的思維方式跟我截然不同。安娜絲的思維目前還來自比較單一的文化背景,很有特色。”

如果對比各國早期雕刻作品會發現,中國的雕刻作品重元素,元素往往很突出,所以哪怕是對局部進行欣賞都沒有問題,但也往往因此在主題上容易出現含糊的現象,不容易表達;而西歐的作品則重主題,元素相對簡單,這點以雕塑作品表現最為突出,但立意往往非常清晰直觀。不過隨著時代的推進,現在已經是互相融合。

所以藝術家需要不斷的學習,幾乎成為必然。

此時屏幕上正在放時以微的專訪,在談及主題創作的時候,她說了這麼一句話,“通過過去幾年的各國遊學,我一直有個想法,我想用我對東西方文化的理解,找出它們在藝術表達上的共通性。我想為中國爭氣。”

越秀宜在看時以微的作品的時候,深刻感受到這句話的力量。

時以微的作品主題是通話《愛麗絲漫遊奇遇》,靈動的小女孩從門口探頭進去,森林裏有在茅草屋垂釣的老人,有住在樹屋裏的動物,深處還有亭台樓閣等,整體像一副紛繁有致的精彩畫卷,又像人生探索者眼裏的新世界。觀賞者能輕易讀懂雕刻師展現中西融合文化的思想,又不得不驚歎於其驚人的技藝。

就拿樹屋裏的動物來說,放大五十倍才能清晰看見是一隻狐狸,屋頂用的是輕薄的雞蛋殼經雕刻又貼合而成;深處立著一匹騰飛的馬,仿的馬踏飛燕,但換成了一隻啼鶯,啼鶯的羽毛由毛發和纖維組成,整體卻是出色的玉雕;亭台樓閣由木雕整體雕刻而成,但奇妙的是窗戶的構造,在博物館射燈的照耀下,竟然會折射出不同的顏色,讓人能清楚看到木屋裏的構造,像是真有人住在裏頭。

其實各種元素並非稀有甚至可以稱為是隨處可見,但竟然能組合成令人處處驚歎的作品,真正詮釋了創造力的不凡。

“小東西也能有大用處。《愛麗絲漫遊奇遇》其實是兒童作品,對我來說,我希望那些不了解中國文化,不了解雕刻的人,能夠像小孩子一樣進行觀賞,如果能引發他們對文化,對技藝的興趣,那自然更好。”時以微如是道。

越秀宜看過時以微整個采訪,她對比賽的勝負從沒有提及,說的都是創作的方式和初衷,在說到一些技藝的探索的時候,甚至能從她臉上看到光。

看著時以微的采訪,越秀宜經常像看到一個孩子對事物的單純熱愛,這種狀態讓人沒辦法不喜歡。

旁邊同參觀的小孩子已經有人在說要去學習雕刻。

“你贏了。”越秀宜看到旁邊的時以微,開口第一句還是說了這個。

自從事情發生後,兩人這是第一次見麵,時以微從周雲錚那裏聽到消息,說越秀宜和沈千江轉做汙點證人,加上陸家和博物館不追究,所以不會有什麼事。

時以微點頭,“但她的思維方式跟我截然不同。安娜絲的思維目前還來自比較單一的文化背景,很有特色。”

如果對比各國早期雕刻作品會發現,中國的雕刻作品重元素,元素往往很突出,所以哪怕是對局部進行欣賞都沒有問題,但也往往因此在主題上容易出現含糊的現象,不容易表達;而西歐的作品則重主題,元素相對簡單,這點以雕塑作品表現最為突出,但立意往往非常清晰直觀。不過隨著時代的推進,現在已經是互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