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韓信放在一邊暫且不談,此時需要君臣團結一心,一致對外。這一點,李帥說得還是對的。
想到這裏,劉邦的口氣軟了一些,道:“大漢人才輩出,不缺韓信一人,休再提他。”
李帥冷哼一聲,道:“如果小人沒猜錯的話,陛下這次會派大將樊噲、夏侯嬰、周勃,謀士陳平、婁敬一起隨同作戰。”
怎麼回事?隨軍出征的人選,還沒有向外公布,這個眼前的少年怎麼就會知道了呢,而且和自己心裏想的一模一樣。劉邦不禁對李帥高看了一眼。
“不管朕派誰隨同作戰,與你無半點幹係。”劉邦依舊怒氣未消。
“嗬嗬,難道陛下就不好奇嗎?我既然能猜得出陛下要派什麼人出戰,自然也能猜得出此戰的走勢和結果。”李帥繼續道,口氣頗大。
“真不知天高地厚,這牛吹的,也不怕閃了腰。不吹牛,你會死啊?”劉盈在一旁繼續挖苦。
還真讓劉盈說對了,此刻,李帥若是不拿出些真東西,吹吹牛,沒準就讓劉邦拉出去哢哢了。
“好大的口氣,不要以為你發明個馬桶、馬鞍和馬鐙,就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朕倒要看看,這次北征匈奴,你能猜到幾分。”劉邦的興趣被吊起來了,“放了他,讓他隨朕出征。”
“什麼?父皇,為何要放了他,這種吹牛逼的貨,就應該活剮了他,才讓人解恨。”劉盈不解。
“閉嘴。”劉邦再次嗬斥。
一旁的劉盈被氣得臉都綠了,眼眸透過微眯的眼簾射出一絲別有深意的神色。
姓李的害人不淺啊,這些日子因為李帥的出現,劉盈可沒少挨罵和挨揍啊。
“陛下,若讓小的隨同出征,小的有一個小小的條件。”李帥揉了揉發麻的胳膊道。
“條件?你和朕提條件?”劉邦盯著李帥。
“讓淮陰侯韓信一同出征,當然可以不給他一兵一卒,關鍵時刻,若是要用到他,再給他一些兵權即可,如果用不上,等出征回來,繼續把他軟禁在洛陽即可。”李帥還是想啟用韓信。
韓信畢竟是漢初三傑中的一員,如果沒有韓信這員大將相助,能不能打敗肌肉男項羽還不一定呢。其實,劉邦也想給韓信一個善終,無奈,韓信的胃口過大,想裂土封王,當了楚王後,還夢想著能掌握更多的兵權,而劉邦的底線是“非劉不王”,他眼裏是容不下這些異姓王的。
有難同當,有福未必能夠同享。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張良懂得這個道理,急流勇退,而像韓信這些武將卻夢想著與劉邦共享這勝利的大蛋糕,結果,碰了個頭破血流。
其實,劉邦對此番出戰,也沒有多大取勝的把握,他更主要的目的是,修理下韓王信,給天下的諸侯王們提個醒,誰不聽話,就要挨揍。而對於匈奴,展示一下大漢的威武雄姿,就夠了。
對於淮陰侯韓信的戰鬥力,劉邦從來沒有懷疑過。不過,“功高蓋主”是曆朝曆代武將的魔咒,劉邦內心也知道,能夠逼得項羽烏江自刎,最大的功勞是韓信的,如果有一天韓信想要稱王,他是絕對攔不住的,他擔心韓信將來威脅大漢的江山,才把他排擠到了邊緣地帶,奪了他的兵權,貶為淮陰侯。
把韓信放在一邊暫且不談,此時需要君臣團結一心,一致對外。這一點,李帥說得還是對的。
想到這裏,劉邦的口氣軟了一些,道:“大漢人才輩出,不缺韓信一人,休再提他。”
李帥冷哼一聲,道:“如果小人沒猜錯的話,陛下這次會派大將樊噲、夏侯嬰、周勃,謀士陳平、婁敬一起隨同作戰。”
怎麼回事?隨軍出征的人選,還沒有向外公布,這個眼前的少年怎麼就會知道了呢,而且和自己心裏想的一模一樣。劉邦不禁對李帥高看了一眼。
“不管朕派誰隨同作戰,與你無半點幹係。”劉邦依舊怒氣未消。
“嗬嗬,難道陛下就不好奇嗎?我既然能猜得出陛下要派什麼人出戰,自然也能猜得出此戰的走勢和結果。”李帥繼續道,口氣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