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不敢。”叔孫通道。
“不敢?不敢還聯名上奏?若敢的話,你是不是要把這皇宮給拆了?”劉邦的語氣越來越冰冷。
“陛下,陛下,臣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為了大漢著想啊。若因此被陛下責罰,臣死而無憾。”叔孫通苦苦進諫。
“哼。”劉邦冷哼一聲,等叔孫通繼續說下去。
“陛下,古往今來,若處理不好儲君的問題,國家必定要大亂,陛下切莫小看這個問題啊。”叔孫通繼續進諫。
“是嗎?那你說說看,到底是那個王朝因為儲君而出現問題了呢?”劉邦問。
“過去,晉獻公因為寵愛驪姬而廢除了太子,改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結果使晉國動亂了幾十年,成為天下人的笑柄。還有,秦朝由於沒有及早確定扶蘇為太子,結果讓趙高鑽了空子,偽造遺囑立了胡亥,從而導致了自己國家社稷的滅亡,這是陛下親眼所見的事情啊。”叔孫通列舉了兩個例子。
劉邦聞言,心裏動了一下,因為他親眼看到秦國的滅亡是與沒有選好儲君有關的。若是扶蘇繼承了大統,秦國也不會這麼快就滅亡的。
但劉邦依舊冷冷地道:“不管是晉獻公還是嬴政,都是因為沒有選有賢德的人來當太子,才導致滅國的,這與換不換太子是兩碼事,太傅不要偷換概念啊。”
“陛下,臣列舉這兩個例子,無非是想說明選擇儲君的重要性,若儲君沒有大的過錯,還是不要輕易廢除太子的好。況且,我們的太子忠厚孝順,天下人全都知道;皇後又是和陛下一起同甘苦共患難奮鬥過來的,您怎麼能背棄她呢?”叔孫通的話有一些過激。
“背棄?你這帽子給朕扣得可真夠大的,難道廢除個太子,就背棄了?”劉邦反問。
“陛下,太子是國家的本幹,本幹一動,整個國家就要隨著動搖的。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天下百姓,陛下還是不要廢掉太子的好。”叔孫通繼續說道。
劉邦盯著叔孫通看了很久,吐出了一句話:“朕已經在百官麵前宣布要廢除天子了。”
叔孫通也毫不示弱,道:“如果陛下非要廢掉太子的話,那臣就請求死在陛下麵前。”
死諫,又一個死諫的。
劉邦揉了揉太陽穴,睜開眼道:“你不怕死?想步周呂侯的後塵嗎?”
叔孫通已經沒有退路了,便咬著牙道:“臣自然怕死,但為了保住太子,臣願意與百官一起赴死。”
與百官一起赴死,這是在威脅朕嗎?
劉邦死死地盯著叔孫通。
叔孫通等著劉邦的回話,一分一秒都好像是過了幾百年似的。因為此時劉邦的一句話就能決定叔孫通的生死,在這生死邊緣,時間自然會過得非常慢了。
半晌,劉邦才長歎一口氣,道:“起來吧,朕殺你一人不難,但要把百官都殺了,那朕豈不成一個光杆皇帝了?”
叔孫通聞言,提著的心才算落了地,急忙站起來,道:“謝陛下隆恩。”
“陛下,臣不敢。”叔孫通道。
“不敢?不敢還聯名上奏?若敢的話,你是不是要把這皇宮給拆了?”劉邦的語氣越來越冰冷。
“陛下,陛下,臣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為了大漢著想啊。若因此被陛下責罰,臣死而無憾。”叔孫通苦苦進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