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英明。”眾人道。
劉如意做了個往下壓的手勢道:“在朝廷新任命的統帥沒有到來之前,必須要有人站出來主持大局,大家議一下,看看誰來擔當此任,最為合適。”劉如意看著眾人問。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裏會意,齊聲道:“恭請殿下出麵主持大局。”
“這,這不大好吧。”劉如意推辭道。
這是中國人的習慣,總要謙虛一番的,否則就顯示不出那種虛懷若穀的氣魄了。
“恭請殿下出麵主持大局。”眾人再次齊聲呼喊道。
劉如意也謙虛了,便笑著道:“好吧,恭敬不如從命,既然大家這麼認可本宮,那本宮就暫時擔任這統帥一職。”
“殿下英明。”眾人齊聲道。
終於,掌握了兵權,接下來,做什麼呢?
劉如意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再看長安,朝堂上都要炸鍋了。
漢軍統帥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匈奴刺殺,這是何等大的事兒啊,真是丟人丟到了家。
本來眼巴巴地等著和談呢,沒想到匈奴來這麼一手,囂張,囂張至極啊。
“諸位愛卿有何良策?”劉盈看著文武百官問。
“陛下,匈奴本來都答應和談了,還提出了條件,怎麼就突然派人刺殺呂將軍呢?這不符合常理啊。”參差說出了心底的疑問。
“是啊,這太反常了。”
“……”
百官都對此事抱有疑慮。
“人證物證齊全,現場發現了四具匈奴人的屍體,這些總不至於平白無故地變出來吧?這匈奴人表現說要和談,背地裏搞小動作,這是他們慣用的把戲,有什麼好疑慮的?”劉盈不悅地問。
其實,劉盈內心裏是不讚成和談的,出了這檔子事兒,正好中斷了和談的進程,這是個機會,是自己樹立威嚴的機會。他內心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要親征匈奴,像自己的老爹當年那樣。
“臣總覺得其中有些蹊蹺,若匈奴策劃了刺殺呂將軍的行動,在刺殺了呂將軍後,應該大舉進攻代郡才對啊,但到現在也沒有得到匈奴進攻的軍報,所以,呂將軍死得不明不白,真相可能被人刻意遮蓋了起來,還望陛下派人仔細調查才是。”曾參繼續進言道。
“好了,此事無需再議,匈奴人刺殺呂將軍,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大敵當前,爾等應該出謀劃策如何破敵,而不是在這裏揪著呂將軍的死因不放,呂將軍已經壯烈殉國,隻有把匈奴趕回草原去,才能安慰英靈。”劉盈盯著百官道,口氣中滿是憤怒。
見劉盈生氣了,百官都不敢說什麼了。這種時候,若說錯了話,輕則丟官,重則可能要遭受牢獄之災啊。
身為丞相,曾參必須要和皇帝保持高度一致,於是,他繼續道:“既然呂將軍被刺身亡,那必須要選派一位新的漢軍統帥了,軍中不可一日無帥啊,若匈奴乘機偷襲,漢軍大亂,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丞相說得對,可有適合的人選?”劉盈反問,口氣總算是舒緩了很多。
“殿下英明。”眾人道。
劉如意做了個往下壓的手勢道:“在朝廷新任命的統帥沒有到來之前,必須要有人站出來主持大局,大家議一下,看看誰來擔當此任,最為合適。”劉如意看著眾人問。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裏會意,齊聲道:“恭請殿下出麵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