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邯鄲血戰(2 / 2)

雙方相持了一個多月,秦軍戰死兩萬多人,被迫轉入休整,同時派小股部隊騷擾趙軍。

雖然暫時阻止了秦軍的進攻,可麵對強大的秦軍,趙王知道隻憑趙國一支軍隊根本無法取勝,隻能祈盼其他諸侯國的援救了。求援的人早就派出去了,情況了,魏楚已經發兵,但遇到了南線秦軍的阻擊,一時半會兒是來不了了。

不過,有援兵總比沒有強,隻要撐下去,就有希望。

在邯鄲城內,整日聽到外麵的廝殺聲,廉符心裏就癢癢的,真想見識一下古人是如何攻城略地的,不知道是不是和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樣,刀光劍影。但將軍府的大門緊閉著,連後門都有人看守,不準任何人進出。廉符想溜出去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雖然出不去,但廉符在院子裏照樣可以折騰。

為了能更清楚地看到城頭的戰火,廉符爬上了院子裏假山的最高頭,看著遠方城頭燃起的戰火,微笑著。

廉符的目的勉強算是達到了,但下人們被嚇壞了,在他們眼中,一個五歲的小孩子居然爬到那麼高的地方,還有著那樣成熟的微笑,很明顯小家夥是患了失心瘋。必須要保證少爺的安全,否則他們也會遭殃。

下人們在下麵央求道:“少爺,求您了,快下來吧,上麵太危險了。”

漸漸地,假山下的人越聚越多,十來個下人圍著假山幹著急,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看著假山下的那些人著急的臉色都變了,廉符不由地歎了口氣,老老實實地爬了下來:“隻是上山看看風景,著什麼急呢?”

下人們早就習慣了廉符學大人說話口氣的怪癖,見怪不怪,一把抱過廉符,便去洗澡了。

外麵已經打成了一鍋粥,但在將軍府的廉符沒有受到絲毫影響,日子依舊按部就班地過著,安靜著,也無聊著。

雖然邯鄲城被秦軍輪番進攻,但秦軍做夢也沒想到邯鄲城竟然固若金湯,屢次增兵,卻依然屢攻不克。趙國一麵等待援兵,一麵實行堅守防禦,拒不與秦軍決戰,隻用小股精銳部隊不斷出擊,騷擾、疲憊秦軍,以實現內外夾攻、破敵圍困的目的。

按理來說,援軍早就應該到了,但到現在也沒見到援軍的影子。雖然與魏國和楚國已經結為盟國,但這種費力討好,沒什麼利益可圖的事情,這些諸侯國是不樂意做的。廉頗知道,那些被秦軍阻擊的魏國和楚國的援兵,不過是屈指可數的小股軍隊。魏國和楚國隻有派大部隊前來救援,趙國的危機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除。

必須再派人去求援,可派誰去呢?廉頗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看到自己的國家危在旦夕,趙國的平原君站了出來,他決定去楚國求救。臨走前他要在門客中挑選20人同去,結果還差一人。這時,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自薦前去楚國。平原君滿臉疑惑,問道:“如果你有才早就應該出頭了,何必要等到現在。”毛遂回答道:“釘子需要放在袋子裏才會露出頭來,如果你早些給我機會我早就出頭了。”於是,平原君讓毛遂一同前往。在楚國,毛遂的一番言論打動了楚王,楚王便讓春申君帶兵10萬救趙。

平原君的夫人向魏國求助,魏王便派晉鄙帶兵8萬援救趙國,後來,因為受到秦國的威脅,大軍行到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即觀望不前。主張援趙的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盜得魏王兵符,派人擊殺晉鄙,奪得兵權,才又開始救援邯鄲。

楚、魏援軍同時到達邯鄲,趙軍從城裏衝殺出來。被三軍夾擊的秦軍開始潰敗,趙國最終取得了邯鄲保衛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