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禌其實也沒幹什麼,他隻是用威壓震懾了對方一番。
說起來,這招還是他從康熙身上學來的。
在這段時間裏,他們也遇到過不止一次像藥販這樣不長眼的人,岐山道人和胤禌都不屑跟這種人動手,小春子又手無縛雞之力,於是胤禌便學會了用這一招解決問題。
事實證明,這樣的招數效果確實很好,這藥販子是典型的欺軟怕硬,被胤禌的威壓一嚇,立馬就慫了,再不敢逞什麼威風,收了錢留下幾袋藥材就灰溜溜的帶人滾下了山。
事實上,這藥販子還挺識時務的。
他在葛山村的村民麵前橫,是因為他橫的起來,那群村民就算是再看他不順眼,也頂多就是揍他一頓把他趕出去,但是在胤禌麵前,他就不敢橫了。
他跑商多年,好歹也有些見識,胤禌的手段一使出來,藥販就知道自己是遇到了武林中人,這藥販是有點兒家財,但到底也是平頭百姓出身,無論是官府朝廷還是武林中人,那可都是他得罪不起的鐵板。
這樣一來,他當然想都不想就選擇了認慫。
錢是重要,但是小命更重要啊。
趕走了藥販子,胤禌三人很順利的就進了村,還是被葛山村的村民萬分尊敬的迎進去的。
岐山道人的名聲在民間還是有很大影響力的,他們報出身份,然後道明了來意,那些村民當然是立馬就把他們奉為了座上賓,得到了消息的老村長也立馬出麵,熱情的將三人帶到了自己家,招待著胤禌三人在自家住了下來。
葛山村的村民確實是有許多人染了病,村裏的人也都知道嚴重性,清楚有可能是疫病的前兆,畢竟他們這裏前些年才發生過一次規模不小的疫病。
葛山村在八年前原本有三四百的人口,現在隻剩下了不到兩百人,那些少掉的人口,一部分都是死在之前那次疫病中的,一部分是在那件事過後搬走的,現在還留在村子裏的,大都是舍不得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的人。
在病情剛開始發展的時候,葛山村的村長就提起了警惕。
他是經曆過上次疫病的老人了,對疫病多少也有些了解,一看那些生病的村民症狀幾乎都差不多,他就立馬采取了措施,讓村裏的人去山下請大夫。
隻是葛山村位置偏僻,離這裏最近的臨安縣也沒多少大夫,醫術好的大都上了年紀,這段時間接連大雨,進山的路難走,所以最後也就請來了幾個年輕大夫。
那幾個年輕大夫的醫術都很一般,來看過之後都說他們隻是尋常的風寒濕病,拿了診金留了藥方子就走了,村長就算是心裏不踏實也沒辦法。
而且......村民們也都還抱著僥幸的心思,不願意往壞處去想。
所以村長明麵上也隻能暫且穩了下來。
不過他私底下可沒敢放鬆,特地讓自己的兒子又下山了一趟,希望能去別的地方看看,能不能請回來幾個醫術好的大夫。
村長的兒子叫葛大壯,就是之前那個帶頭趕走藥販子的漢子。
葛大壯今年三十出頭,他娘和媳婦兒也都是死在之前那次疫病,對村裏的情況也很擔憂,所以葛大壯立馬就帶著村裏籌出來的錢下了山。
他跑了好幾個地方去找大夫,大夫是找到了,還不止一個,可是人家一聽說是要去葛山村,就立馬找各種借口推拒,村裏又窮,籌集出來的錢太少,根本打動不了那些大夫,於是葛大壯最後也隻能空手而歸。
就在葛大壯下山的這段時間裏,村裏的情況終於惡化了,染病的人越來越多,從一開始的七八個發展到了三四十個,村民們也終於緊張了起來。
請不來大夫,他們也不能就這麼幹等著,村長立馬就決定讓村裏沒染病的人下山,結果前幾天雨勢太大,下山的路實在不好走,準備下山的村民們又不忍心丟下生病的親人,所以這件事就這麼拖了下來。
今兒個的雨勢還算是小的,原本他們是準備今天就下山的,結果那個藥販子就來了。起先,村民們還是很高興的,畢竟沒人願意看著自己的親人就那麼病死,那些藥不管能不能治好病,總歸也是個念想。
但是那藥販子開的價太高了。
五百兩啊,他們整個村子砸鍋賣鐵也籌不出來啊!
所以他們就想講講價,希望那藥販子能便宜一些,貴些也無所謂,隻要價錢是他們能出得起就行了,結果那藥販子不僅不願意降價,還開口辱罵他們,甚至說他們活該病死,這誰還能忍得了?
於是他們就把人給揍了,準備趕下山去。
這件事說白了,也不是葛山村的人有過,完全就是那藥販子自己作的。
聽罷事情的原委,胤禌三人紛紛感歎不已,小春子更是義憤填湧的表示之前給那藥販子的教訓太輕了,早知道是這樣,就應該狠狠的教訓那人一番才是。
葛山村的村長歎了口氣,蒼老的臉上滿是無奈,“那藥販子就算做的再過,我們也不能真做出什麼事來,讓大壯他們揍上一頓出出氣也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