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吳洋他們回來了,這些人才迎上來,要求吳洋收留他們,說要跟著吳洋一起建城市去;而就在距離這片廢墟不 遠的村子裏,還有他們的親屬,隻要說明情況,他們也會跟著去的。
沒有這個變化,他們斷不會有這個想法,現在這個突來的變故使得他們沒有了家,他們才知道擁有一個強大安全的 後盾是多麼重要。
於是吳洋得到了幾百人的力量,盡管這些人的得到是以一個村莊被燒毀為代價的。
自己的大營,暫時也不能容納太多的人,吃、住都是問題;吳洋帶著這些人趕了回去。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速度快了很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城牆的基礎就初具規模了。
吳洋站在高處看下去,心裏感慨萬千:雖然時間倉促些,也把這裏變了樣兒,照這個速度下去,不消兩個月,就可 以開始砌築城牆了。
而趙宏、張金和等人則帶著兵不停地努力,開辟荒地、種植莊稼,又找能工巧匠織衣製帽,提供了強有力的後勤補 給。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這期間吳洋不停地派出探馬,四下裏打探各方勢力的情況,以便計劃自己的下一步行動。
這天,吳洋在臨時大帳中,和幾個工匠探討城牆修好後的下一步計劃。
一個工匠道:“將軍您看,基礎已經差不多了;我們的城牆寬二丈,高五丈,四個大門,已經足夠用了,因為我們 這裏是山區,易守難攻;關鍵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如何把石料運來砌築城牆呢?如果難度過大,以我之見就地取土,大 力夯製,也能修成極其牢固的城牆。”
這工匠年紀已經超過了五十,看來在修築方麵有較深的造詣。
吳洋看著桌子上自己繪製的圖紙,半晌說道:“的確,我開始時計劃的是用石料,但現在看來有難度;不過這個問 題難不住我們,我已經有了計較。”
說完吳洋拉著工匠的手往外走,來到幾百米遠外,當在城牆之內的一個大坑處,說道:“老師傅,看看吧,這就是 我們要用的。”
大坑裏有一堆呈灰白的東西,在冒著氣泡,看不出來是什麼材質;老工匠不解地看向吳洋。
“這是先師留下的法術,可以用它做成非常堅固的東西,你們就準備好人手,準備到時大顯身手吧!”吳洋說道。
這大坑裏是什麼?根本不像吳洋說的那樣,是張角留下的什麼法術,而是一種簡單的水泥製造過程;他找來一些石 灰石、鐵礦石和粘土,都堆成了小山,大坑裏正在解製添加劑。
隨著工程的一天天開展,聞風而來到這裏的人越來越多,剛開始四百人幹活兒,三個月不到,這裏的人就聚到了一 萬多!
指揮這麼多人施工的浩大工程,吳洋也是第一次經曆;但他不覺得難,反倒覺得有極大的樂趣在裏麵。
一邊指揮完成基礎的施工,他一邊派人到處尋找鐵器銅器,越多越好,找來後都堆放到了一起,沒有人知道他要幹 什麼。
見到吳洋他們回來了,這些人才迎上來,要求吳洋收留他們,說要跟著吳洋一起建城市去;而就在距離這片廢墟不 遠的村子裏,還有他們的親屬,隻要說明情況,他們也會跟著去的。
沒有這個變化,他們斷不會有這個想法,現在這個突來的變故使得他們沒有了家,他們才知道擁有一個強大安全的 後盾是多麼重要。
於是吳洋得到了幾百人的力量,盡管這些人的得到是以一個村莊被燒毀為代價的。
自己的大營,暫時也不能容納太多的人,吃、住都是問題;吳洋帶著這些人趕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