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林清的眼神突然變得堅毅起來——若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也絕不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一定要有絕對的實力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林清不知道的是,此刻正是因為這樣一個觸動,將他推到了不知名的遠方,被曆史洪流裹挾著不得不往前進,再也無法抽身!
正在林清思緒萬千的時候,在他千裏之遙處,當朝的高首輔高明遠也在思慮重重,食不下咽。
自從魯地發生水患之後,永康帝已經接連三次斥責內閣,讓他這個首輔顏麵全無,但是召集了手下的幕僚、下麵的官員一起議事,卻沒有一個人可以提出讓永康帝滿意的解決方案,誰知道今天早朝的時候,老對頭黃次輔竟然上了折子,詳細闡述了短期內如何治理黃河水患的問題,甚至給出了以後長期防護的方案,一切有理有據,每一筆經費開支都有詳細的名目,總體預算也比之前戶部給出的五十萬兩銀子少了整整一半,讓永康帝龍心大悅,當即就命工部采納了這個方案,還讓戶部直接按照黃次輔的預算撥了款,命黃次輔全權負責此事!
這幾年大明的內閣裏,首輔和次輔之爭越來越激烈,想當年這黃次輔還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一枚暗棋,誰知道竟然暗地裏早已生了外心,權勢擴張之快,令他暗暗心驚。
永康帝這麼多年不問世事,一心尋仙問道求長生。但是高首輔心裏卻明白,永康帝帝王心術之高超,玩弄權術的製衡之策更是爐火純青,盡管常年不上朝,但是下麵的臣子卻沒一個不臣服於他的威懾之下!
大明王朝傳到永康帝這一代已經是傳了八位皇帝,如果說前麵幾位皇帝還算是勵精圖治,那麼傳到了永康帝這裏,則是徹底對處理朝政失去了興趣。永康帝是先帝的第三子,當年為了爭奪皇位拉攏朝臣,很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將自己包裝成一個禮賢下士、勤勉敦行的皇子,然而等到先帝駕鶴西去,永康帝獨攬大權之後,他也就懶得再去偽裝。
永康帝愛權,但是卻不愛處理朝政瑣事,早年間還裝裝樣子處理一下政務,越到後麵越對道家之術感興趣,宮裏招募了許多道士,幫著永康帝一起煉丹製丹。前些年甚至還突發奇想準備打造龍舟,出海尋訪仙人!
縱然朝政之上如此荒唐,但是永康帝操縱人心的本事卻是無人能及,禦宇多年,這禦座卻是越坐越穩,操心之事丟給內閣去做,而他獨坐釣魚台。隻要自己的私庫夠豐盈,能讓他揮霍,隻要沒有人能威脅到他,他便可以放任下去,但是一旦他覺得有朝臣勢力擴張太快,對他的皇位有威脅了,不管是他的臆測還是確有其事,他都會立即出手,將人打壓下去!
正是看透了永康帝的涼薄,高明遠才這麼多年一直蟄伏,不敢有大動作。但饒是如此,永康帝似乎也越來越對他有所猜忌,過去還經常招他入宮詢問政事,今年卻越發的少了。
想到這裏,林清的眼神突然變得堅毅起來——若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也絕不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一定要有絕對的實力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林清不知道的是,此刻正是因為這樣一個觸動,將他推到了不知名的遠方,被曆史洪流裹挾著不得不往前進,再也無法抽身!
正在林清思緒萬千的時候,在他千裏之遙處,當朝的高首輔高明遠也在思慮重重,食不下咽。
自從魯地發生水患之後,永康帝已經接連三次斥責內閣,讓他這個首輔顏麵全無,但是召集了手下的幕僚、下麵的官員一起議事,卻沒有一個人可以提出讓永康帝滿意的解決方案,誰知道今天早朝的時候,老對頭黃次輔竟然上了折子,詳細闡述了短期內如何治理黃河水患的問題,甚至給出了以後長期防護的方案,一切有理有據,每一筆經費開支都有詳細的名目,總體預算也比之前戶部給出的五十萬兩銀子少了整整一半,讓永康帝龍心大悅,當即就命工部采納了這個方案,還讓戶部直接按照黃次輔的預算撥了款,命黃次輔全權負責此事!
這幾年大明的內閣裏,首輔和次輔之爭越來越激烈,想當年這黃次輔還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一枚暗棋,誰知道竟然暗地裏早已生了外心,權勢擴張之快,令他暗暗心驚。
永康帝這麼多年不問世事,一心尋仙問道求長生。但是高首輔心裏卻明白,永康帝帝王心術之高超,玩弄權術的製衡之策更是爐火純青,盡管常年不上朝,但是下麵的臣子卻沒一個不臣服於他的威懾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