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和林老漢知道林清已經下定決心外出求學後,將那次得來的四百兩銀子全都給了林三牛夫妻,讓他們給林清帶路上花銷。所謂窮家富路,多一點銀子做保障,家裏大人也放心一些。
林清點頭示意知道了,母子兩又說了一會兒話,張氏才出去了。
林清從裏衣的夾縫裏拿出了一百兩銀票放到了枕頭底下,他和林二娃這次出行,兩人帶三百兩足夠了,剩下一百兩還是放在家裏,萬一需要急用。
何況,若是張立學能相中他姐,家中沒點陪嫁也說不過去。
等林清和林二娃坐上驢車後,家裏人一路送到了村口,有林家村其他人知道林清他們要走,連忙回家拿了一些東西過來一起送行。
“二娃,這幾個雞蛋你們路上拿著吃,別虧了自己。”
“這裏有幾把自家炒的花生米,路上就當個零嘴吧。”
“這要去求學,路上費鞋,我家娃和小秀才公的腳差不多大,拿著路上穿。”
“家裏菜園子裏種的兩隻瓜,甜著呢!過一會兒日頭毒,你們哥兩一起吃!”
“去了那兒不用惦記家裏,咱姓林的是一家的,有你們這些大伯大嬸看著呢!”
…………..
這些人都是從小看著林清和林二娃長大的長輩,小時候張氏他們實在忙不過來還會把他放在這些人家裏讓幫忙照顧。村裏的年輕人出的最遠的門也不過是到府城,知道林清和林二娃要去江南求學後,心中也是又擔憂又盼著這兩個年輕人能真的有出息。
林二娃這個一米八的大高個都被大家的熱情弄得有點鼻塞塞的,揮手和眾人告別後,看了一圈車廂裏堆著的亂七八糟的東西,還有兩人的幾個大包袱,才有些為難道:“小弟,你說這些東西咋整?”
林清也是無奈地苦笑了一番:“可以帶的就帶上,不能帶的還是讓我爹帶回去吧。”
林二娃的聲音此刻也有些悶悶地,應了一聲就和林清坐在車廂裏,把東西都整了整。
等林三牛把驢車趕到了同和鎮車馬行門口,幫著將車廂裏的包袱卸下來,叮囑道:“再往前,路上可就你們哥兩了,你們自己路上小心,互相照應著。該說的家裏都已經說過了,記著就行。”
林清點頭應是,然後將林三牛拉到了一邊,壓低聲音道:“爹,我房間裏的枕頭下有一百兩銀子,備給爹娘急用的,我這裏有個三百兩銀子足夠了。可能過一段時間張家會來咱家上門提親,你這邊幫著姐把把關,張立學的品性不錯,家庭簡單,配姐姐很合適。”
之前家裏人都忙著林清和林二娃出行的事情,林清也沒來得及和林三牛說。林清知道比起張氏的重男輕女,林三牛倒是對林三妮很是喜愛,隻是林三牛畢竟是男人,對家裏女兒的婚事不太插手。如今林清這樣一提,他自然也放在了心上。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再多的千言萬語到了要離別的時候也如鯁在喉,隻能看著馬車不斷離去,徒勞得揮手,一直到看不見彼此。
劉氏和林老漢知道林清已經下定決心外出求學後,將那次得來的四百兩銀子全都給了林三牛夫妻,讓他們給林清帶路上花銷。所謂窮家富路,多一點銀子做保障,家裏大人也放心一些。
林清點頭示意知道了,母子兩又說了一會兒話,張氏才出去了。
林清從裏衣的夾縫裏拿出了一百兩銀票放到了枕頭底下,他和林二娃這次出行,兩人帶三百兩足夠了,剩下一百兩還是放在家裏,萬一需要急用。
何況,若是張立學能相中他姐,家中沒點陪嫁也說不過去。
等林清和林二娃坐上驢車後,家裏人一路送到了村口,有林家村其他人知道林清他們要走,連忙回家拿了一些東西過來一起送行。
“二娃,這幾個雞蛋你們路上拿著吃,別虧了自己。”
“這裏有幾把自家炒的花生米,路上就當個零嘴吧。”
“這要去求學,路上費鞋,我家娃和小秀才公的腳差不多大,拿著路上穿。”
“家裏菜園子裏種的兩隻瓜,甜著呢!過一會兒日頭毒,你們哥兩一起吃!”
“去了那兒不用惦記家裏,咱姓林的是一家的,有你們這些大伯大嬸看著呢!”
…………..
這些人都是從小看著林清和林二娃長大的長輩,小時候張氏他們實在忙不過來還會把他放在這些人家裏讓幫忙照顧。村裏的年輕人出的最遠的門也不過是到府城,知道林清和林二娃要去江南求學後,心中也是又擔憂又盼著這兩個年輕人能真的有出息。
林二娃這個一米八的大高個都被大家的熱情弄得有點鼻塞塞的,揮手和眾人告別後,看了一圈車廂裏堆著的亂七八糟的東西,還有兩人的幾個大包袱,才有些為難道:“小弟,你說這些東西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