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1 / 2)

隻是誰都不知道,這看似風平浪靜的湖麵下,又隱藏了多麼大的巨浪!

正月十五,是祖師張道陵的聖誕,按照規矩,這天是永康帝的“問天”日。

所謂“問天”就是在祭壇上,永康帝進行的一個祭祀儀式,主要的目的就是與上天溝通,尋求他自己心中一些問題的答案。

而這個儀式,就是一個媒介,證明他確實是天子,可以和上天有溝通之能,也更加確信自己可以求得長生。

所以一般永康帝詢問的問題,無非是我還能做多少年皇帝、如何才能長生、如何能讓天下太平等等,讓永康帝覺得隻有和上天溝通才能得到答案的問題,他都會在大小祭祀中詢問上天。

其實後世之人都知道,怎麼可能就真的上天來回答你什麼問題,可是既然王道長指引給了永康帝這樣一個方法,那麼必須就要有實現它的可能性。於是乎,在尋仙台上有一個巨大的沙盤,一名太監站在沙盤中央,然後手持玉棍,會狀若被神靈附體一般,寫下永康帝的答案。

永康帝的問題一般是寫在一張小紙條上,然後和禱告的青文一起燒給上天,太監在沙盤上寫下的答案很多也是似是而非,需要永康帝去揣摩,於是乎這樣的“問天”儀式時有發生,並且讓永康帝對這些上天的指示深信不疑。

而這裏麵,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執行者,就是那位太監。這名太監,前文也提到過,名喚張卓,他是陰年陰月陰時而生,又是非陰非陽之體,最是適合作為神靈的媒介,又精通道家學說,是最好的人選。

恰恰巧合的是,這位叫張卓的太監,是前首輔高明遠的人,如今被林清接手了。

張卓生於農家,早年時家中還算富裕,還在村塾中讀過幾年書。後來家裏的大哥得罪了一名小官之子,被人活活打死,自己家裏也被弄得家破人亡,隻能自賣自身。

幾經輾轉流落,還在一家道觀裏做灑掃的仆役,跟著學了一些道術、對道家之言也有所了解。後來因為跟著道觀裏的道士一起坑蒙拐騙,而被投入了大牢。當時辦這件案子的人是高明遠的人,他之前就聽聞高明遠想要找一個會道家之術的鄉野之人,便將張卓給推舉了上去。

高明遠在見了一次張卓之後,給了他兩條路選擇:第一,他幫助張卓免去牢獄之災,還能罷免當年張卓家仇人的官位,讓他們淪為庶民,和他家一樣弄到家破人亡。但是張卓要答應淨身入宮,做高明遠的內應;第二,則是就當沒有見過高明遠,他繼續坐幾年牢出來,以後還是各不相幹。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選擇,要讓一個人男人永遠地放棄做男人的權利,禁錮在皇城之中一輩子,這樣的路,一聽便是充滿荊棘。但是張卓思前想後了三日,還是選擇了第一條路。原因無他,而是張卓知道,這輩子靠他自己一個人,是永遠都報複不了官家之人的。

隻是誰都不知道,這看似風平浪靜的湖麵下,又隱藏了多麼大的巨浪!

正月十五,是祖師張道陵的聖誕,按照規矩,這天是永康帝的“問天”日。

所謂“問天”就是在祭壇上,永康帝進行的一個祭祀儀式,主要的目的就是與上天溝通,尋求他自己心中一些問題的答案。

而這個儀式,就是一個媒介,證明他確實是天子,可以和上天有溝通之能,也更加確信自己可以求得長生。

所以一般永康帝詢問的問題,無非是我還能做多少年皇帝、如何才能長生、如何能讓天下太平等等,讓永康帝覺得隻有和上天溝通才能得到答案的問題,他都會在大小祭祀中詢問上天。

其實後世之人都知道,怎麼可能就真的上天來回答你什麼問題,可是既然王道長指引給了永康帝這樣一個方法,那麼必須就要有實現它的可能性。於是乎,在尋仙台上有一個巨大的沙盤,一名太監站在沙盤中央,然後手持玉棍,會狀若被神靈附體一般,寫下永康帝的答案。

永康帝的問題一般是寫在一張小紙條上,然後和禱告的青文一起燒給上天,太監在沙盤上寫下的答案很多也是似是而非,需要永康帝去揣摩,於是乎這樣的“問天”儀式時有發生,並且讓永康帝對這些上天的指示深信不疑。

而這裏麵,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執行者,就是那位太監。這名太監,前文也提到過,名喚張卓,他是陰年陰月陰時而生,又是非陰非陽之體,最是適合作為神靈的媒介,又精通道家學說,是最好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