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4月,已經60歲的曾國藩右眼完全失明,左眼也僅僅能看見微弱的光亮,精力更加衰弱,經常在白天打瞌睡,還無緣無故地出現一陣眩暈,耳鳴腦漲,無法辦公,隻得上疏請假。皇帝奏準病假一月,還下旨問候一番,讓他好好治病。5月,又續假一月。
就在曾國藩養病期間,天津城裏爆發了一場震驚中外的大事,又把他推進民族鬥爭風浪的漩渦之中。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天津成為了通商口岸,西方列強紛紛到天津強占民地,修建教堂、育嬰堂,搜羅爪牙,拐騙人口,廣大的天津民眾對列強的這種侵略行為早就懷恨在心。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6月)五月,法國天主教育嬰堂所收養的嬰兒突然死亡三四十人,屍體自外腐爛,不是正常死亡由裏向外爛,人們都懷疑是教堂有意虐待、殺害中國嬰兒。同時,天津附近州縣不斷發生拐迷兒童的案件,拐迷兒童的犯人的口供也往往都和教堂有關。
五月二十一日(6月19日),一名叫武蘭珍的拐騙犯被群眾當場捉住,在眾怒麵前,武蘭珍承認是天主教民王三給他迷藥,迷倒並拐賣幼童的,還稱以前因為成功迷倒一個小孩而得到五塊銀元的賞錢。
這個王三是個開藥店的商人,他依仗教會勢力,欺壓善良民眾早就引起人們的公憤了。現在聽說他還幹這種傷天害理的勾當,人們對他更加恨之入骨。
早就有傳言:天津的法國天主教育嬰堂經常用迷藥將嬰兒迷倒,然後挖心掏肺。
這下,人們很自然把武蘭珍迷拐幼孩與天主教聯係了起來,又盯上了法國天主教育嬰堂。一傳十,十傳百,此事便一下子哄傳開來,一時間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恨不得親自手刃了案犯主謀人。
恰巧當時直隸旱情嚴重,許多地區都是顆粒無收。本來就貧困的百姓隻能背井離鄉,外出乞討,一下子都蜂擁進了天津城。而天津城也沒有多餘的糧食供應饑民,一下子變得騷亂不安。如今發生天主教育嬰堂殺嬰事件,更是火上澆油。
這是什麼世道,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僅吃不上飯,還要遭受外國佬的欺負,憑什麼他們法國人在中國吃香喝辣,還幹這些傷天害理的勾當。幹他娘的,把這些外國佬都趕出中國去,於是,百姓把目標對準了“洋教”。
但中國人民還是比較可愛的,他們並沒有直接衝擊教會,而是按照程序走,希望大清政府為民做主。
滿是怒火的群眾把武蘭珍扭送到天津知府衙門,知府張光藻知道反“洋教”都沒有好結果,本不想問案,但是看到人情激憤,如果不問這個案件恐怕會立刻引起事端,隻得訊問人犯。
被告武蘭珍是個軟骨頭,自然對罪行供認不諱。張光藻深知:近來許多地方流傳天主教堂迷拐幼孩,挖眼扒心,但都沒有根據。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還是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得罪洋人可不是鬧著玩的。但為了給百姓一個交代,還是答應帶犯人去找洋人對證,同時警告百姓不可生事,否則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4月,已經60歲的曾國藩右眼完全失明,左眼也僅僅能看見微弱的光亮,精力更加衰弱,經常在白天打瞌睡,還無緣無故地出現一陣眩暈,耳鳴腦漲,無法辦公,隻得上疏請假。皇帝奏準病假一月,還下旨問候一番,讓他好好治病。5月,又續假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