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中,我們把16種類型的機構分成三個檔次:第一檔是金主,它們是在十大股東資金池內持股占比大於1%的玩家;第二檔是參與者,它們的持股市值占比在0.1%~1%之間;第三檔是占比小於0.1%,可以忽略不計。
第一檔金主有5個,從大到小排列分別是:一般法人、“國家隊”、保險公司、基金、陸股通。由於金主是A股市場的主要玩家,所以很多時候它們會成為整個市場的主導資金,直接影響著市場風格的變化。我們分別來說下這五大金主。
第一大金主是一般法人,占前十大股東持倉市值的46%,持倉市值18萬億元。這一類其實是個排他項,指的是所有機構類型中除了提到的類型以外的“其他”類,裏麵包含產業資本、原始股東中的機構法人、定增加入的機構法人等,整體比較雜,我們很少去跟蹤它們的情況。
第二大金主是“國家隊”,占前十大股東持倉市值的7.4%,持股市值不到3萬億元。這裏的“國家隊”主要是指證金、彙金、證金資管、證金定製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資平台這五個。我若是問大家,“國家隊”這個詞第一次聽說是在什麼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在2015年。的確如此。2008年年底時,隻有中央彙金持了一點兒工商銀行的股份;2014年年中牛市初期時,持股數量也僅10隻而已,大多還是些銀行石化股;之後,哪怕是2015年年中大牛市達到頂峰時,持倉股的情況也依然未變。但後來出現了股災,在哀鴻遍野之下,國家開始救市,“國家隊”這個概念也相應變得廣為人知,它們也是從那時候起開始不停地買買買,半年時間,持股市值從過去的1.9萬億元飆到了2.8萬億元,持股數量也從過去的十幾隻擴到了1300多隻。再之後,2016—2018年,“國家隊”的持股市值占比一直都維持在7%左右。
第三大金主是保險公司,占比不到3%,持股1萬多億元。保險公司在吸收存單募資的同時,也會將它的部分資金用於投資購買股票。這方麵有個熱點當時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那就是寶能以野蠻人的形象強硬推開萬科的控製權大門。不過在國外,保險資金一直都是長線資金的代表,在市場中的占比很高。而在中國,這方麵較為薄弱,在2008年年底,保險的持股市值占比隻有0.4%,但之後不斷提高,2014年是3.6%,2015—2018年穩定在3%左右。
第四大金主是公募基金,占比2.4%,持股9000多億元。對公募基金,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這裏我就不多說了。2008年年底,公募基金是僅次於一般法人的市場第二大金主,持股市值占比8%,遙遙領先於占比0.4%的第三大金主保險公司。不過之後卻逐漸收縮,2014年年中的牛市前占比是6%,2015—2017年占比分別是4.6%、4.2%、3.9%,而現在隻有2.4%了。
機構投資者中,我們把16種類型的機構分成三個檔次:第一檔是金主,它們是在十大股東資金池內持股占比大於1%的玩家;第二檔是參與者,它們的持股市值占比在0.1%~1%之間;第三檔是占比小於0.1%,可以忽略不計。
第一檔金主有5個,從大到小排列分別是:一般法人、“國家隊”、保險公司、基金、陸股通。由於金主是A股市場的主要玩家,所以很多時候它們會成為整個市場的主導資金,直接影響著市場風格的變化。我們分別來說下這五大金主。
第一大金主是一般法人,占前十大股東持倉市值的46%,持倉市值18萬億元。這一類其實是個排他項,指的是所有機構類型中除了提到的類型以外的“其他”類,裏麵包含產業資本、原始股東中的機構法人、定增加入的機構法人等,整體比較雜,我們很少去跟蹤它們的情況。
第二大金主是“國家隊”,占前十大股東持倉市值的7.4%,持股市值不到3萬億元。這裏的“國家隊”主要是指證金、彙金、證金資管、證金定製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資平台這五個。我若是問大家,“國家隊”這個詞第一次聽說是在什麼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在2015年。的確如此。2008年年底時,隻有中央彙金持了一點兒工商銀行的股份;2014年年中牛市初期時,持股數量也僅10隻而已,大多還是些銀行石化股;之後,哪怕是2015年年中大牛市達到頂峰時,持倉股的情況也依然未變。但後來出現了股災,在哀鴻遍野之下,國家開始救市,“國家隊”這個概念也相應變得廣為人知,它們也是從那時候起開始不停地買買買,半年時間,持股市值從過去的1.9萬億元飆到了2.8萬億元,持股數量也從過去的十幾隻擴到了1300多隻。再之後,2016—2018年,“國家隊”的持股市值占比一直都維持在7%左右。
第三大金主是保險公司,占比不到3%,持股1萬多億元。保險公司在吸收存單募資的同時,也會將它的部分資金用於投資購買股票。這方麵有個熱點當時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那就是寶能以野蠻人的形象強硬推開萬科的控製權大門。不過在國外,保險資金一直都是長線資金的代表,在市場中的占比很高。而在中國,這方麵較為薄弱,在2008年年底,保險的持股市值占比隻有0.4%,但之後不斷提高,2014年是3.6%,2015—2018年穩定在3%左右。
第四大金主是公募基金,占比2.4%,持股9000多億元。對公募基金,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這裏我就不多說了。2008年年底,公募基金是僅次於一般法人的市場第二大金主,持股市值占比8%,遙遙領先於占比0.4%的第三大金主保險公司。不過之後卻逐漸收縮,2014年年中的牛市前占比是6%,2015—2017年占比分別是4.6%、4.2%、3.9%,而現在隻有2.4%了。
第五大金主是陸股通,占比1.6%,持股6400億元。什麼是陸股通?這要從互聯互通機製說起。過去A股與港股沒有聯通交集,後來有了滬港通和深港通,內地投資者可以買港股,香港投資者也可以買A股,而後者買A股的就叫“陸股通”,進入A股市場的香港資本和國際資本就叫“北上資金”。與之相對的,買港股的中國內地資本就叫“南下資金”。陸股通是在2014年才開始有的,但當時北上資金的量級很小,2015年、2016年的占比都接近0,直到2017年年底才提升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