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靈氣(1 / 2)

但這家客棧倒也是個傳奇,在曆經了百年的風霜後而不倒,在傳到周文昌的手裏時,已經有一些年頭了。

周易的爺爺名叫周蕭南,在幾十年前泗縣頗有名望,他原來膝下有三子,而周易的父親周文昌隻能在其中排行最末。

當初還是大隋朝代,各大道州中重文輕武,家家子弟十年寒窗苦讀,以能進京趕考為家族榮耀,當然老周家也不例外。

而他們周家雖然日子過得貧苦,但周蕭南的三個兒子但都是有大毅力之輩。

周家一門三書生,而且單論文采的話,個個在當初泗縣都算的上頂尖,是為膾炙人口。

其中屬老大周文寅最出名。

周文寅考中了前朝的最後一任會元郎,而且在黑暗的官場之上跟對了派係,並且一路之中有貴人提拔,在大武開國後不久就遠走他鄉,被任命為江南道揚州城的知府。

揚州城曆來是富裕之地,對方憑借著揚州知府一職,在揚州城混得風生水起,並且結識了許多豪門貴族,慢慢的也就紮根在了那裏。

老二周文宣,雖然文采運氣方麵不如老大周文寅,但憑借著出眾的名氣,以及兄長的暗中提攜,最後雖然在官場上混得不濟,但也當上金陵附屬邯山縣城的知縣,魚肉百姓,日子過得也算是瀟灑。

而輪到老三周文昌的時候,周家已經積攢了眾多得天獨厚的條件,並且在兩位兄長的資助下,周文昌有幸去往了京都地界求學。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周文昌性格桀驁不馴,竟然不顧及自己寒門的出身,偷偷摸摸地與京都徐家的千金大小姐徐柔暗中來往。

這在外人看來,就是寒門子弟敢膽大妄為的去攀高枝。

向來是紙包不住火,等到事情敗露之後,周文昌的舉動惹來了徐家的大肆震怒,在別無選擇之下,周文昌與徐柔兩人隻好倉皇的逃回了泗水縣。

但當初的徐家就是一方豪族,怎麼可能容忍自家千金不惜叛門,也要與一窮書生背井離鄉的事情?

這些年來,他們明裏暗裏不知道對周文昌所在的周家下了多少的絆子,更是直接斷了後者的仕途。

周文寅、周文宣兩兄弟在朝為官,最為趨炎附勢,在受到了某些牽連之後,他們為了向徐家表明態度,更是果斷的斷絕了與周文昌的關係來往。

在前世的劇情中,這一斷就是永生永世,即使泗縣周文昌在遭受滅頂之災的時候,那兩家也是無動於衷,隔岸觀火。

這也是周易兩兄弟在提到原本的那些親戚時,都是一副麵色不善的表情。

在血脈親情方麵,比起徐家,顯然是他們的那兩位本家伯伯做的更加的狠辣絕情,更讓人感到寒心。

周易這次在金陵大肆為父親舉辦壽宴,也就是想借用他周大師之名,狠狠威懾他那兩位伯伯一番,以洗刷血脈恥辱。

但這家客棧倒也是個傳奇,在曆經了百年的風霜後而不倒,在傳到周文昌的手裏時,已經有一些年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