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尉的底牌(1 / 2)

看到自己這出奇招收獲到效果,李尉放緩語速,緩緩說了起來。

“這些家夥有忠貞不二的,也有貪生怕死的。從那些人嘴裏,我知道旦餘琦和天理教不少秘密。更知道,他們從東倭請來上百位有經驗的武士和將領。”

說到這裏,李尉嘻然一笑,“當時我就納了悶,一向消息靈通,海麵上那艘船少運了一匹綢緞,那艘船多運了一件瓷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的東海商會,怎麼聾了啞了?”

“東海商會沒有那麼神,都是以訛傳訛。海麵那麼大,東海商會怎麼會管得了每一艘船。真要管得住,江浙、閩海怎麼會有那麼多大戶,都是靠海上走私起得家。”

岑國璋訕訕地說道,看到李尉隻是在笑,又追問了一句,“那元邱兄如實上報了?”

“當然上報了。這種事,我就算想瞞,也瞞不過耳目眾多的內班司和都知監。任公和杜鳳池雖然跟益之你非常親近,但他們對皇上的忠誠,卻是真真實實的。這種事,他們不會瞞的。”

岑國璋聽了後,臉上的訕色更濃,“皇上不是沒怪罪嗎?內閣和五軍府也沒有什麼下文,說明真沒這事。”

“嗬嗬,益之啊,你不要再掩飾了。”李尉臉上的笑意更濃。隻是想到東南的那些破事,他又笑不出來了。

當年他替皇上在東南當惡犬,橫衝直闖,把江浙的權貴世家們得罪了一個遍,終於把局勢勉強穩定下來,讓押錯寶的勳貴世家們暫時沒有發作,度過了皇上登基頭一兩年最危險的時期。

可是現在,大好的局麵卻被一步步崩壞到這個地步!

“其實這事報上去又如何?”李尉喟然道。

“東海商會睜隻眼閉隻眼,很正常的。他們又不是海防巡檢司,亂賊請東倭武士,關他們什麼事?朝廷不管,他們管什麼?”

“益之你睜隻眼閉隻眼,也很正常。你又不是江浙的官員,那裏的亂賊通倭,關你什麼事?你和東海商會去管了,才是逾製僭越,壞了規矩。是不是啊益之?”

岑國璋已經恢複正常,淡淡一笑,“元邱兄說得沒錯。朝堂上下,都把旦餘琦和天理教當成了第二個樂王。”

李尉冷冷一笑,“旦餘琦是那個沒用的廢樂王能比的嗎?我抓過他的爪牙,有不少堅貞之士。連這些小嘍囉都被盡收其心,調教成那般模樣,可見此人有大才。而且根據一些傳聞和小事,可以看出此人堅韌凶殘,工於心計。最重要的,朝中有權貴與其勾結。”

“從被先帝立為儲君,到現在,已經十年有餘。皇上勵誌圖新,行變革政十餘年,現在頗有成效。國庫充盈,四海鹹服。皇上心中的那口氣,已經散得七七八八。他苦了那麼多年,覺得該好好享受一下。廣納嬪妃,求長生,修葺宮觀...”

說到這裏,李尉的臉上閃過不甘和失落,還有幾分嘲諷。

“好大喜功的皇上還想在史書上留下中興明君的美名,所以他選中了旦餘琦。縱容其坐大,等到時機成熟時,再一舉蕩平。賊勢越大,功名豈不是越大!”

“如此一來,皇上既能以此煌煌大功收官,自此安心專享太平盛世,又能借旦賊亂軍之手,摧毀勳貴世家在東南的根基。一舉兩得啊。大變之後就是大安。隻是真的如此嗎?”

“皇上以為旦餘琦隻是一頭惡犬,不管如何縱容,也不過是隻畜生而已。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旦餘琦不是一頭惡犬,而是一隻狼王,手下帶著一群惡狼。原本皇上有三條鐵鏈鎖住東南,昱明公,益之你,還有如海公。三人合力,威壓之下旦賊不敢輕舉妄動,東南固如金湯。”

“偏偏別有用心者,煽動皇上身邊那群糊塗蛋,以搶功為目的,唆使皇上挪走了昱明公和益之你。三道鐵鏈,去了兩道,還是最粗最結實的兩道。旦餘琦怕是做夢都會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