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侍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像是旱地裏響起了炸雷。殿裏的每一個人,臉上都露出無比的驚惶。
國朝百年,何曾有過如此大的叛亂之禍?
讀過一些書的秉筆太監們,甚至忍不住想起前盛朝末年。當時一派末世沉暮景象,才有了席卷數省,名城接連失陷的局麵。最後才有了甲申之變,國破朝滅。
難道又到了末世沉暮?
幾個人忍不住打了幾個哆嗦,連忙把這個該死的念頭從腦海裏驅走。
正弘帝死死地看著急報裏的文字,仿佛那上麵每一個字都會動,能夠把江寧城失陷的情景活靈活現地演示在眼前。
可是這一個個文字,在眼前不停地晃動著,交織在一起,變成了一團團纏繞在一起的毒蛇。
正弘帝猛地一驚,手裏的急報丟到了龍案上。他掃了一圈,指了指其中一位秉筆太監周年安。
“你讀!”
“遵旨!”周年安強壓著心頭的驚慌,接過那份急報,站在階陛前,朗聲念了起來。
“上月二十九日拂曉,叛軍發力攻城,募得死士三千,猛攻太平門外的鍾山。鍾山守軍一觸即潰,守將陳堯石化裝成腳夫,混在亂軍中逃走。鍾山失守後,叛軍將上百門火炮抬上山崗,對準城裏日夜轟擊。同時暗挖地道,直通城牆。”
陳堯石可是安國公的侄子,被武勳世家吹捧為新一代名將。現在原形畢露,原來真是一代名漿,漿糊的漿。
“本月初五正午,叛軍在地道裏埋下炸藥,把太平門左側一段城牆轟塌二十餘丈。叛軍從缺口一擁而入,江寧守軍慌成一團,全線潰敗。”
“鍾阜門和儀鳳門守軍,奪門而出,直奔江岸。為了搶船上岸,居然兵戈相加,互相廝殺。等到叛軍趕至,僅少數守軍浮船逃生。”
急報是內班司探子寫的,文采沒有,卻寫得極為詳細。
“叛軍入太平門後,先取行宮、國子監、糧倉和武庫。此前城中百姓已經撤離大半,餘下小部分與守軍在街麵巷道上狼奔豕突,慌不擇路。宣撫司參軍程子儒與江南臬台陳啟連,突然反水,率領家仆隨從,強行扣押覃徽鳳、李浩、王典林、趙禹霖、孫達道等留守官員,意圖降賊。”
覃北鬥臉色如死灰,渾身微微顫抖。他雙手哆嗦著除去自己的烏紗帽,跪倒在地上,俯身聽候處置。
陳啟連是他親家,一手保舉出來的。現在居然通賊降敵,覃北鬥怎麼也逃不離幹係。何況他兒子覃徽鳳身為金陵留後兼江寧府尹,現在江寧城失陷,當負起首責,他一樣逃不離幹係。
正弘帝的眼珠子都要瞪出來,太陽穴的青筋在內外鼓動著。他的雙手緊緊地握住龍椅兩邊的護手龍頭,骨節捏得發白。
“李浩誓死不從,一頭碰死在衙門院子裏的假山上。而留後府的護衛也察覺到不對,突然殺入,現場一片混亂。覃徽鳳、趙禹霖和孫道達被護衛們趁亂救出,從神策門出城,潛入玄武湖隱匿。等到入夜才逃至江邊,上了左路水師接應的船,逃出生天。”
“隻是途中遇到叛軍,覃徽鳳、趙禹霖、孫道達三位大人都受了傷,上了船後,孫大人傷重不治,身故了。陳啟連、程子儒裹挾著王典林等宣撫司、留後府數十位官員,降了賊軍。”
周年安念完後,發現這急報是一份兩張,下麵還有一張。他抬頭看了一眼,發現殿裏所有人的臉,都是一個色,仿佛寒冬臘月屋外凍住了的豬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