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雍正王朝最後歲月(1 / 3)

直到百日之後,已經完全幹枯的不成樣子了,老四十分傷感,對熹貴妃說道,“縱然靜雅再世,也不肯用這幅軀殼了”命人火化後,把那一捧骨灰裝在了寶鼎之中,命到時候隨身而葬。

老四如今一該往日的作風,變得瑣碎而且嘮叨無比,整天沒人的時候就在碎碎念,念個不停。

對於弘瞻這個幼子,十分的疼愛,一日不見都不行,常常命人抱來,端詳著他的容貌,辨認著哪裏長得像靜雅,哪裏又長得像自己。

對於謙嬪也十分照顧,孩子給她帶著,妥當仔細。

老四不曾因為隻有兩年,況且日已薄暮,就放鬆了朝政,照例是勤勉不已,批閱奏折到深夜。

另外命人四處遍訪道士,尋訪仙丹妙藥,縱然靜雅說金丹有毒,可是吃了之後,身體會好很多,也有精力繼續工作,豈來害處之說。

宮中的煉丹房上又是青煙不斷,這讓熹貴妃等人十分擔憂,可是又不敢貿然相勸,恐怕觸犯龍顏。

憶起當初靜雅踢翻煉丹爐,火燒道士的情形,熹貴妃歎道,“敢觸犯龍顏者,唯此一人而已。”

弘曆帶著福晉來探望額娘,聽聞也是一笑“想當初還敢揍皇阿瑪來著,可笑的是皇阿瑪也並不惱怒。”

“所謂‘歡喜冤家’便是如此,上天注定的緣分。分分合合這麼多年,最後還不是糾纏在一起,愛恨情愁也分不清楚,這一生,靜雅總算是不枉過了!”熹貴妃無比羨慕“得了皇上整個的心,還想著什麼?”

弘曆聽了,也是一笑。

靜雅去了之後,老四是徹底的孤寂了下來,人也好似變了個樣子,不再是以前那個冰冷剛硬的冷麵皇帝了,而是變成了帶著些童真的皇帝,連同政治上的氣氛都有所緩和了。

每日下朝後,吩咐人抱來弘瞻在懷裏,逗樂一番,看著孩子那明亮的眼睛,漆黑的眼珠,倒是十分稱心。

小弘瞻長的很快,幾乎每天都是不同的樣子,吃的多,也鬧騰的很歡騰,老四常常對著妃子們說:“這孩子,天生就愛動,隻怕長大後啊,有的叫人頭疼了。”

妃子們都陪著笑,陪著弘瞻一起玩耍。

轉眼,歲月匆匆而過,又是老四的生辰,萬壽節了。

如今的老四卻不耐煩過萬壽節,顯得自己越來越老,越來越寂寞了。地方上呈上了密折,給老四推薦了幾名有名的道士,張太虛和王定乾,奏秉道這兩人煉丹技術很好,曾經用丸藥治好了不少人。

老四大喜,命在宮中大肆修建煉丹房,讓他們兩個專職煉丹。

冬去春來夏天又到了,弘瞻轉眼就一周歲了,要進行抓周了。

這可是個大事情,老四命人準備好,那些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擺放了滿滿的一張幾案。

把弘瞻放在幾案上,讓他爬去拿東西,這小家夥在桌子上扭來扭去的,對每樣玩具都是很好奇,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的,老四帶著妃子們圍在周邊,小心翼翼的看著,等待著。

最終,這小子左手抓了一個金元寶,右手抓了一幅老四寫的字。

見此情況,老四不禁搖搖頭,歎了一口氣“還是個小小的守財奴。”

“皇上也不用太過傷神,畢竟還抓了一幅字,以後長大了必然是愛好讀書!”熹貴妃寬慰道。

老四這才寬慰了點心,晚上便拿著玉鏡喋喋不休“都怪你,大守財奴,生了個小守財奴,抓周的居然抓了個金元寶,真是丟朕的臉。”

鏡中的兩人聽的清清楚楚的,十三是大笑不已,靜雅憤憤不平的說:“就你不愛錢,不愛錢你還收了那麼多放在國庫裏,欠我的幾百萬兩也不給,活該給你生個小守財奴去討債。”

可惜,老四聽不見。

這兩年期間,該死的老四每天來來擦拭玉鏡,然後對著玉鏡開始彙報,今天是什麼天氣,有沒有刮風啊,下雨啊,今天朝中發生了什麼事情,誰誰誰又怎麼了,今天又吃了什麼飯,雖然好吃,可是沒人陪著可是難受了,如此等等。

好像唐僧一樣,每每如此,十三總是很激動“四哥如此記得我們。”

靜雅撇他一眼說:“他是悶瘋了,你就不嫌他太嘮叨了,要是我們如此還在的話,我一定上去給他一拳,天天叨叨叨,叨叨叨的,煩死了。”

十三總是睜大眼睛說:“怎麼會煩,平時四哥講話很少,現在多說了些,我愛聽都來不及!”一年過去的時候,十三也終於有點受不了,那天是春天花開的季節。

老四又在叨叨“園子裏可漂亮了,十三弟,靜雅你們沒看見,葉子都綠了,花也都開了。桃花開的可漂亮了,有紅色的粉色的,白色的,花瓣有五個瓣的還有六個瓣的,還有五個大瓣一小瓣的,朕以前從來沒發現這花開的如此有趣。樹上的梨花也開了……”

十三當時正在睡覺,聽見此言有點不快,衝著玉鏡大喊一聲“閉嘴吧,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