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問到了點子上,也正是眾人不解的地方,靜雅眼睛咕嚕嚕的一轉,心中暗道,“這可真是不好解釋,可該如何是好?”
康熙已經細細的瞧了一回這盤中之物,又命人遞與太後和嬪妃們瞧了,沉吟片刻,朗聲問道,“回話。”
靜雅心中想了一下,自己可該是如何開口才好,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自己果真是從幾百年後來的,那恐怕會被追問曆史,搞不好影響了曆史發展,造成嚴重的後果,還落了個殺頭之罪,也罷也罷,還是胡謅一番吧。
反正他們不是認為自己是個花妖轉世嗎,幹脆就是半真半假的摻雜在一起說吧,心中打定了主意,清清了嗓子,開口說道,“靜雅先給諸位講個故事吧。”
然後奮力想要站起來,康熙一擺手,十三和十四鬆開了她。靜雅開始娓娓而談起來。
“從前,有一株瘦弱的蘭花,就生長在那寂靜的路邊,年年歲歲長長久久的生活在哪裏,日子過得寧靜祥和。
突然有一日,這寧靜被打破了,隻見漫山遍野的全是騎兵,好似卷著一股黑風而來,這蘭花大驚失色覺得自己一定會喪生在這馬蹄之下了,突然萬馬奔騰在自己不遠處戛然而止。
一位年輕英俊的將軍遠遠的便望見了這株蘭花,他喝令眾人停下,自己下的馬來,用靴筒裏的匕首把蘭花旋根帶著泥土挖出,小心翼翼的捧在懷裏,騎馬而去。
風兒在輕輕的吹拂,懷裏的蘭花看著將軍英俊的麵龐,颯爽的英姿,十分傾倒。等到轉了過彎,到了一脊山梁旁時,將軍小心翼翼的把蘭花重新栽種,並且澆上清水。
笑著摸了摸蘭花的花瓣,馳馬而去。背影越走越遠,漸漸的消失在蘭花的視線裏。
可是他卻深深的刻在了小蘭花的心裏。後來蘭花幻化成人形,一心裏想去尋他,問了山頂的百年老樹他是誰。
得到山神和樹精的幫助,這株幻化成人的蘭花飄飄然的去尋覓他而去。
隻想著在時空中打幾個滾,就能回到當初,她願意以一個嬌弱女子出現在路上,相伴他左右。
眼見得快到了那一世裏,突然聽見半空中傳來誦經聲,佛光萬道將自己牢牢罩住,不得動彈分毫,在漩渦中降落到不知道何處去了。
等到睜開眼睛,才發現是降落到了一具身軀裏麵,掙紮著剛要竄出來,門裏門外響起來了往生咒的佛語。
數位得道高僧共同誦念七七四十九遍往生咒,直念得的人一佛生天二佛離世。被牢牢的困在身軀裏麵再也掙紮不得半分。
後來才明白了,這是落到了四貝勒的府中,這具身軀就是靜雅。小蘭花日夜焦心,一心裏想要離去,可是卻再也掙不脫世俗凡胎的依附,不得不活下去。
心中非常不甘心,倘若當初不是佛光把自己攏過來,一定是能夠飛到恩人麵前陪他共同進退。
可恨一個堂堂貝勒,天潢貴胄,平時不去遛馬鬥鳥,吃喝玩樂,沒事在家裏苦苦的念什麼經,攪得蘭花中途跌落,苦不堪言。
因此雖然暫住在四府,卻實有不共戴天之仇。”
這番話,被靜雅活靈活現的講出來,倒是也有幾分的說服力,起碼挑明了幾點,第一,她本來是奔著皇太極去的,這點不假。第二,是老四誦經把她招來的,雖然不一定是誦經,可是自己就是落到他家了,一定有原因的,這點也不假,第三,她恨老四,這點也不假。雖然事實根本不是這個樣子,不過重點都沒有錯,也還勉強說得過去。
講完後,靜雅四周打量了一番,心裏忖道自己的這番話他們究竟能夠相信多少。
“既然你如此說,可認得哪位將軍模樣和名字?”康熙問道。
靜雅抬頭四周看了看,看見一個胖墩墩長著胡須的人,頗有幾分相似皇太極的摸樣,於是指著說,“那將軍卻好似這般模樣來著。名字嗎,叫做什麼……”想著想著,二秦好像跟自己說過那個滿文名字發音,不過記不太清楚了,模模糊糊的說:“太極皇,太皇極”還是不肯定,最後才冒出個詞來“皇太極?”
而被指著的這位,則是康熙的胞弟,恭親王——常寧。
眾人大驚,康熙看了太後一眼,想起來祖母的話來,孝莊太皇太後曾經說過,諸多兒孫當中,尤其以常寧長的最像他爺爺了,因此對常寧十分疼愛,他還因為這個吃過醋。
常寧王爺自然知曉這點,心裏一動,原來還有這般緣故。
眾人都沉吟不語,若有所思。
巫娘子剛剛吃了虧,猶自不甘心,此時更聽見靜雅說出本意要去皇太極身邊報恩的話,更加的氣憤,對靜雅說:“妖孽,休要胡說!”
靜雅衝她扮了個鬼臉,吐了吐舌頭,又把巫娘子氣的不輕。
突然,一位白發蒼蒼的婆婆顫巍巍的站了起來,行了一禮後,說道“皇上,以老奴所見,這位姑娘絕對不是什麼妖孽。”
靜雅聞言大喜,不由自主的向著白發婆婆靠攏過去。
康熙沉吟片刻,喚了那婆婆一句“額涅,你怎麼確定她果然不是妖孽?”
那白發婆婆,卻也稱得上康熙一聲‘額涅’的稱呼,因為她正是在後宮之中呆了八十年之久的蘇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