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求彭壽道,“大哥,風鈴想吃火燒。”
“好,大哥這就去給你買去。”彭壽放下推車,從錢包裏摸出幾個銅板。
“不要放蔥啊!”風鈴囑咐道,彭壽點點頭去了。
“老板,火燒多錢一個?”
“三文錢一個。”店老板看了看衣著襤褸的彭壽,掂量著他能買的起幾個。
彭壽數了數手裏的銅板,並沒有多少,就這還得算著給風鈴買藥,嘟嚷了一句“這麼貴”還是掏出了三文錢“買一個,要熱乎的。”
店老板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那小推車,問道,“上麵躺著的是誰啊?”
“我娘親,病了,我送她來看病的。”彭壽答道。
店老板又看了看他“看不出來你這人挺孝順的,這樣吧,多給你一個吧。”說完盛了兩個火燒。
彭壽連忙擺手“不行,俺娘說了,不能占人便宜的”非得推辭不要。店老板對彭壽肅然起敬,這個時候,他的小孩子跑了出來,一眼看見小推車上的畫著畫的小葫蘆,嚷嚷著要。
正好給了店老板一個借口,非說買了這小葫蘆,十文錢,又給彭壽夾了兩個熱騰騰剛出爐的火燒,彭壽感激不盡,鞠了一個躬,摘下葫蘆給了那孩子,然後把火燒塞在風鈴的被窩裏,推車走了。
兩人尋了個僻靜的地方,一人吃了一個火燒,剩下的兩個舍不得吃,還捂在被窩裏,繼續趕路去了。
店老板的兒子得了這帶畫的葫蘆十分高興,連著玩了好幾天都愛不釋手,還拿去給小夥伴們炫耀去了。
小孩子成群結隊的跑的街上到處都是,一點也不看著行人和馬匹,就連官兵戒嚴的大道上也不知道避開。
正在跑的歡,突然聽見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這小子的葫蘆咕嚕嚕的滾到了大路中間,從一個官兵的腿下鑽過去的小孩子去撿葫蘆。馬背上的人一見衝出個小孩,登時趕緊勒馬,馬前蹄高高揚起,最近的官兵趕緊上來來勒住馬。
馬背上的乃是四貝勒,見是個小孩子,壓製住怒氣,問道,“如何看管的?”
沒人敢回答,四貝勒下的馬來,摟著這孩子問道,“可曾受驚了?”
孩子搖搖頭,伸出自己的手“我撿我的葫蘆來著,不是故意的,我的葫蘆掉了。”
四貝勒搭眼一看,頓時一把攥住這葫蘆,厲聲問道,“這葫蘆是從哪裏來的?”
小孩子沒有見過黑麵的四貝勒,嚇得哇的一聲哭了出去。
店老板得了信,跪在路邊叩頭“小孩子有眼不識泰山,不認得貝勒爺,還請貝勒爺恕罪。”
老四命人把店老板提溜了過來,問道,“這葫蘆是哪裏來的?”
“這,這是前幾日草民花了十文錢買的。有個衣著寒酸的漢子用小推車推著他年邁的母親來京城裏瞧病,隻買的一個火燒。小的見他可憐,多饒給他一個火燒可是他又不肯要。後來,後來小的兒子看見那車把上栓著個葫蘆,看了好看,非得討來。
小的想著正好做個順水人情,就花了十文錢買個這個葫蘆,饒給了他們三個火燒。其他的,小的,小的冤枉啊!”說完叩頭在地,嚎啕大哭起來。
老四不耐煩的皺了皺眉頭,侍從喝道,“別哭了,貝勒爺問你話。”
店老板止住哭聲,把兒子摟在自己的懷裏,滿目驚恐的看著冷麵老四。
“你不用怕,隻要細細的說出這兩人的形容麵貌,去向何處,就放你回去。”一擺手,隨從拿了十兩銀子出來給了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