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近日又傳來新的詔命,賀拔度拔作為鎮將丟失城池,依律當斬,但是肅宗皇帝體恤老臣兼之幾次上書請兵增援,胡太後等奸黨均視而不見,以致城池為柔然所克,不能負全責,隻以降為統帥作為對城池丟失的懲辦賀拔勝接到詔命,見到老元帥楊鈞又來到懷朔接任鎮將交接後將父親兄弟等人至今下落不明向他稟明,楊鈞聽說,加派人手到處打聽尋找賀拔勝無法再等待,也騎馬四處尋找
話說到此我們還要回到昆都侖溝的混戰時時,賀拔度拔父子一路抱著妻小,一路被柔然將兵追捕,也一樣是幾天來沒有得到休息,身邊的幾士一個個不是被追兵所殺就是饑寒交迫,餓暈路上,等到賀拔度拔引著家小到了一處山界,追兵找不到他們的蹤跡,卻被一夥嘍囉設陷井全部活捉到山上,寨內大頭領近日正巧外出,隻得將他們父子眾人關押寨中,是以外人均不知去向當地人喚作金牛山,山勢陡峭,寨中之人,雖說是強人可也稱得上個個好漢,幹著劫富濟貧的仗義勾當,與當地百姓兩相無犯,隻是大頭領沒在寨中,賀拔度拔等將官關在一處,隻等大頭領回來發落這些前來剿山的官兵,這幾日山上二當家細想此事,覺得此事蹊蹺,既然來圍剿,為何帶來些柔然士兵前來圍剿,如果不是圍剿這些將官又為何來此山,奇怪之餘,他來詢問才得知真相,心裏極為佩服這幾個保家衛國的將軍,暫時不表,吩咐小嘍囉好生招待
於景身死的消息傳到了隴西,其兄於提念及同胞之情悲痛欲絕,於提曾多次勸弟低調做事,多聽下麵百姓的呼聲,不可太過,換角度思考問題,但中因家世顯赫,於景不從兄言,才招致殺身之禍,於提寫書命人送往懷朔於謹處,於謹覽信淚流滿麵,想念叔父往日恩情,幾天水米不進
消息傳到武川,獨孤庫者得知了懷荒民變,心中驚疑不定,好在懷荒並未落入賊手他叮囑部下加強防範,一麵寫書急報朝廷,以防不測眾將聽得懷荒重鎮失陷,哪個不驚!也都暗暗道聽途說的得知了民變的原因在於居民沒有飯吃,要求放賑不得才聚眾造反的懷荒缺衣斷糧,武川也強不哪去!大家晝夜防範,全身心的投入到城防中
沒過幾天有一個更可怕的消息傳來:沃野鎮外高闕戍匈奴單於的後人破六韓拔陵聚集了大批的匈奴人和沃野的府戶、饑民高樹起義的大旗沃野鎮許多的官兵也從城內逃出歸降了破六韓拔陵,受到鮮卑貴族和大地主壓迫已久的各族民眾紛紛加入義軍,有些土匪也來湊熱鬧一時間破六韓拔陵聲威大震!衛可孤等人從懷荒派人到沃野鎮聯絡情況,情願接受破六韓拔陵的指揮古時的戰爭或是政治群體總愛講究這樣那樣的門第隻要你門第高,我就聽你的,衛可孤等人知道自己勢單力薄,不足以成事,正好借助破六韓拔陵的身份來為他們找到政治背影破六韓拔陵冊封衛可孤為征南大將軍,令他揮軍向懷朔而來懷朔剛剛經過了戰爭的洗禮,破敗的城牆哪來得及修理城中兵將大都是剛從戰場上撤下的傷員,哪裏經得起衛可孤等人的衝擊很快城再次失陷!衛可孤也因此戰功而被封為署王楊鈞領著敗眾在昆都侖溝附近再次構築防線不提
仿佛一夜之間天下大亂高平鎮的鎮兵門聽到外麵起義軍一波一波的如同洪峰衝來,聲勢浩大,赫連恩弟兄受命趁機遊說,高平鎮的眾將士早就對朝廷不把他們放在眼中怨聲載道眾人皆願跟隨赫連恩兄弟,赫連恩兄弟不忘破六韓拔陵的叮囑,推舉了敕勒族的酋長胡琛為高平王,也豎起了起義的大旗響應破六韓拔陵的軍隊!胡琛大旗一舉果然如破六韓拔陵所想的那樣,眾多的百姓見當地的官兵皆反了,他們也欣然的加入了隊伍,破六韓拔陵幾次攻打沃野鎮不下,傳令高平王胡琛立即率軍策應胡琛率領赫連兄弟等人前來助戰這下沃野鎮腹背受敵,原來對付破六韓拔陵尚且捉襟見拙,更何況加上胡琛等人的突然進攻,很快沃野城失陷了,城內一片火海鎮將於祚逃得性命,因治下民作亂造反被削去了所有的爵位,充在軍中戴罪立功!破六韓拔陵署王衛可孤攻下了懷朔乘勝進攻武川,已經將武川圍了兩天,武川城內將兵一心,同仇敵愾這次對於衛可孤而言不再像對付懷朔那樣偷襲成功!可是許多的山民和府戶在進攻中不斷加入他的隊伍!有生力量不斷增加對於武川的守城將士來說就是一種考驗!這種考驗在逐漸的接近將士們的守城極限
話分兩頭說賀拔度拔父子在黃牛山被眾多的好漢所圈,失去了自由黃牛山上的二當家叫做金參利,越想越覺得賀拔度拔父子不是來圍剿的官兵漸漸地讓他們父子家人可以再院中走動,隻是不得出院眾人被關押了些日子,能給點自由自然也樂意金參利也經常過來過來找賀拔嶽聊天,聊得正投機,一個小羅嘍失措的大叫:“二當家,不好了,大當家被人給暗害了!”